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广东三星行业品牌互联网null天辰

雷格设计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饮料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饮料 > 详细内容

行业最新咖啡因共识出炉,雀巢咖啡负责任打造消费者个性化饮用方案

2023/9/18 10:34:59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9月16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亚洲营养大会上,行业专家围绕咖啡因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饮用咖啡,然而咖啡的功能和益处,一直是行业和消费者热议和争议的话题。9月16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亚洲营养大会上,行业专家围绕咖啡因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在国民营养素养提升计划指引下,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常翠青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爱玲研究员代表工作组和专家组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发布了《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

  《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发布现场

  打开微观咖啡世界研究,率先解决行业健康困扰

  咖啡是世界广泛消费的饮品之一,咖啡中天然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使人头脑保持清醒。但过量摄入则容易引发失眠、心慌、焦虑等症状,扰乱正常工作和生活节奏。

  为了全面地了解咖啡因对情绪、精力与注意力、能量代谢和运动表现的作用与影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团队组成循证工作组,对上述4个方面的作用,遵循科学、规范和严谨的方法进行了循证,并邀请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方法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审查组。基于循证工作组完成的循证报告,专家审查组经过反复研讨,最终形成《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书册

  《共识》提出总体推荐意见:

  1. 健康成年人日常可适量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每日摄入咖啡因总量不超过400mg,大约相当于5杯普通咖啡。
  2. 不同个体对咖啡因的敏感度及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把握天然咖啡因饮品的摄入量与摄入频率,初次饮用需谨慎。
  3. 未成年人不建议饮用天然咖啡因饮品,孕产妇、患病人群等特殊人群饮用天然咖啡因饮品需遵医嘱。

  同时,《共识》相应给出不同咖啡饮用场景和不同人群的推荐意见:

  1. 健康成年人如有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精力、注意力的需求,可一次性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咖啡因含量为60~400mg。
  2. 健康成年人如有改善体力或脑力疲劳引起的不良情绪的需求,可一次性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咖啡因含量约为200mg。
  3. 运动员及运动健身人群如有提高运动表现的需求,可在运动前30~60分钟一次性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咖啡因含量为3~6mg/kg体重。

  此次《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的发布,深入整理和阐述了咖啡因对情绪、精力与注意力、能量代谢和运动表现的作用与影响,对咖啡行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破解咖啡因基因密码,量身定制个性化饮用方案

  喝了咖啡后依旧困意不断、不知喝多少杯才能高效工作等困惑萦绕在众多消费者心头。而这源于不同人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雀巢联手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咖啡因型检测与匹配分析报告》。该研究初步发现,在中国人群的数据中,CYPIA2 rs762551基因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会对咖啡因的代谢速度和咖啡饮用后的感受产生显著差异。研究还验证了基于咖啡因代谢速度的个性化咖啡推荐问卷和算法,并通过数字化小程序进行了测试。这项个性化咖啡分析与推荐算法的问世,让消费者在享受咖啡的美味时,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恰到好处的咖啡因含量,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功能性需求。

  目前,广大咖啡消费者登录雀巢咖啡“咖啡研究所”小程序便可自测咖啡因基因类型,并获取专属每日咖啡因摄入小贴士。此外,小程序还可根据消费者饮用习惯,为其推荐合适的咖啡产品,结合不同场景咖啡饮用指南,消费者便可一边满足自身口味喜好,一边确保提升身体机能效率,实现美味与健康兼得。

  雀巢咖啡产品矩阵

  雀巢咖啡持续将研究成果与消费者的日常饮用相结合,负责任打造消费者个性化饮用方案,让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需求和场景更好饮用咖啡、享受咖啡。

  经由专家和各界的聚力探索,咖啡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多面助益被清晰呈现和科学洞见。如今,咖啡正持续在中国市场打通更多消费圈层,需求也不断进阶演化,雀巢咖啡将聚焦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美味”、“功效”的均衡诉求,提供更多基于健康设计理念的高品质产品,进一步推动咖啡健康文化、健康饮用风尚在中国的兴起与成熟。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