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能促发展——威海海关助力综合保税区释放开放新动能
导言:近日,在威海综合保税区北区卡口,一辆满载着软性线路板的集装箱货车正缓缓驶离,这批货物是区内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加工好的成品,即将送往深圳、东莞等地的国内客户手中。
近日,在威海综合保税区北区卡口,一辆满载着软性线路板的集装箱货车正缓缓驶离,这批货物是区内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加工好的成品,即将送往深圳、东莞等地的国内客户手中。
“成为试点企业后,税费负担降低了,设备利用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该公司经理王军介绍。
他所说的试点企业,即海关推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试点企业可以享受到综合保税区内和区外政策,相当于拥有了“双重身份”,为区内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和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供了便利。
根据相关规定,试点企业可实现增值税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抵扣,国内采购料件可通过非报关形式直接入区,同时含有保税货物的产品内销时,可将成品折算为料件,以保税料件的形式向海关申报缴纳进口税款,进一步降低试点企业的税负负担。
“国内订单还在不断增加,该政策每年可为我们抵扣增值税款4300万元。”王军说。
据悉,为支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改革政策落地,威海海关结合区内传统电子、食品等企业集聚的特点,联合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税务等部门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协助有意向企业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使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
“自政策落地以来,区内企业积极参与改革,开拓国内市场的意愿更高了。”青岛海关所属威海海关驻文登办事处主任顾锐介绍,目前威海综合保税区共有42家企业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每年可节约税务成本超5000万元。
除了用好政策支持区内传统企业更高质量发展之外,威海海关还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延展和锻强区内产业链和供应链条。
“利用综合保税区‘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的管理模式,可以让产品快速对接国内市场,大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当看着满载着加工贸易待内销打印机的集装箱货车缓缓驶离威海综合保税区南区,英运物流(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单世超不禁感叹。作为威海打印机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该企业承担着某品牌打印机经威海综合保税区储存、集拼、分拨后销往国内的业务,年进出口货值达50亿元。
单世超介绍,该模式下企业加工产品出口到综合保税区,在区内完成证书集中验核,内销时再分批出区,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销售,将企业的销售物流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同传统的加工贸易内销相比,这一模式更加符合企业对内销发展的需求。”威海海关驻文登办事处综合业务二科科长王新表示,在综合保税区保税仓储基础上叠加海关关税担保政策,加工成品从区内分批出区,事后集中办理缴税手续,在大幅缩短企业通关时间的同时,也极大地化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据统计,2023年威海海关辖区企业以此方式向国内销售打印机408.9万台,同比增长3.8%,加工贸易内销便利政策有力助推相关企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威海海关还大力支持区内跨境电商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在全力支持区内企业开展1210、9610等跨境电商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开展“网购保税+线下展示”业务。
近日,消费者徐女士在位于威海九龙城商场里的综合保税区保税直购体验中心内购买了一套心怡已久的化妆品。“这样的购买方式又优惠又快捷,性价很高。”徐女士说。
这种家门口“免税店”式的购物方式,得益于海关实行的“跨境电商+保税展示+线上新零售”监管新模式,实现消费者“线下体验、线上下单”,进一步丰富了跨境电商零售模式。据统计,2023年威海综合保税区保税直购体验中心累计销售商品3.8万单,营业额超千万元。
威海综合保税区副主任曲波介绍,跨境电商是威海综合保税区的优势产业,在海关指导支持下,跨境电商、物流中枢等标签已逐步发展成为威海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新“名片”。
据统计,2023年威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327.6亿元,占威海市外贸比重由封关运行时的不足5%,增长到了超六分之一,区内企业始终站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潮头,不断释放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徐舸、任甲跃/文)
文章来源:青岛海关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