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2022/10/26 15:31:4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青海省科技厅按照2022年青海省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任务分工,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科学谋划、创新举措、精准发力组织开展科技支撑行动,加强农业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加大乡村技术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赋能科技“加速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青海省科技厅按照2022年青海省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任务分工,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科学谋划、创新举措、精准发力组织开展科技支撑行动,加强农业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加大乡村技术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赋能科技“加速度”。
建立会商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定《青海省2022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由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相关单位配合的联席会商工作机制。成立由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工作组,坚定扛起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对标科技支撑行动主要任务,组织各成员单位对青海省2022年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主要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种业振兴、农业主推技术、人才培养、千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目标,各单位主动认领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实施工作推进月历表和进度周报制。
健全完善科技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一是2022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青海省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科技特派员专项管理办法》(初稿),进一步规范省级科技特派员的认定、选派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小院”团队组建、政策支持、管理培训、监督检查、绩效考核、表彰宣传等机制。二是配合省委组织部制定印发《青海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服务保障若干措施》,从强化关心关爱、提供创业支持、严格管理考核、压实部门责任等方面,服务保障特派团成员在青海积极作为、干事创业。三是草拟了《青海省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专项管理办法》(初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县域振兴基础。
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引领农牧业发展。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三江源区代表性动物基因资源保护与应用”“牦牛、藏羊遗传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项目,开展牦牛、藏羊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有效保护、育种关键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等关键技术攻关,并取得初步成果,为解析牦牛与普通牛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6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二是针对种业“卡脖子”技术问题,建设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省实验室,筹建国家高原种质资源库,联合省内种业相关优势科研资源,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种质资源研发载体。筹建国家牦牛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牦牛产业创新策源地、协同示范基地、成果转化高地。三是开展牦牛、藏羊、八眉猪、海东鸡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油菜、马铃薯、蔬菜、蚕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各类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基地24万亩,并以畜牧良种补贴项目为抓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牦牛、藏羊优良种畜4000头(只),不断提升供种能力。投资建设牦牛、藏羊、海东鸡保种场和油菜、蚕豆良种繁育基地6个,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特色种子(种苗)和种畜保障能力,加快良种推广速度。
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夯实基层人才队伍。一是针对全省基层科技力量缺乏和科技管理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整合省、市(州)、县科研力量,从2022年起设立省级“科技特派员”专项,统筹科技部“三区人才”专项资金,选派1000名科技特派员启动青海省首批39县10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有效衔接国家有关部门在青海部署的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通过互联网+团队协作、长期驻点、相互促进、全产业链条等方式,推动科技与需求的全方位耦合,让更多成熟、实用的农牧业技术成果在一线转化推广,形成实效,切实打造乡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二是以“下基层、强服务、解民忧”为主题,部署开展为期8个多月的农业农村系统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服务基层行动,从全省涉农部门抽派8个联市(州)联县(区)督导组、40个包县联片科技服务督导组和12支特邀首席专家团队,深入全省8个市州及基层县乡,开展服务行动相关工作。服务基层行动在人民网、中国农网、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了多篇宣传报道。三是选聘和续聘服务农村合作组织大学生1000人,为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帮助拓宽发展领域、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收益水平。
积极有效应对疫情,拓展科技服务方式多样化。针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时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服务方式,要求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结合春耕农时需求,以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为核心,通过视频双向互动、线上指导培训等方式,开展非接触式精准技术培训和服务,就近就便组织指导基层农技人员、乡土人才开展生产。于5月16日-20日、6月13日-17日、8月15日-19日共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农牧业产业致富带头人、驻村干部等110人进行了理论政策、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举办“青海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空中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和农牧民的需求,制作了《青海农牧区主要自然灾害及韧性乡村建设》《青海小麦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优质牧草种子检选》和《养羊的关键核心技术》四门网课,解决“学员上不来”和“专家下不去”的痛点,填补了青海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线上教学空白。持续实施农牧民教育培训工程,就地就近培养种养殖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各类农牧民,完成培训13829人次,组织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45576人次,提升农牧民职业技能。
面向农业产业需求,强化科技成果供给。一是2022年资助专项总经费6240万元,支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1项。积极引导并做好农牧业科技项目成果登记服务工作,今年已累计登记省级农业科技成果24项,集成熟化先进适用技术14项,应用推广适用技术13项,选育青蚕21号、青蚕25号作物新品种2个。二是支持青海大学食用菌科研团队选育的羊肚菌新品种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正式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一见则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青海大学作为出让方为该公司提供青菌系列5个羊肚菌菌种在西藏自治区的使用权,技术转让交易金额50万元。食用菌新品种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在全省尚属首例。
来源:青海省科技厅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