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企校院所共建博士后站新机制
导言: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获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加快集聚培育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天津市人社局在人社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探索打造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博士后站的新机制,创建新医科和生物医药产业博士后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博联体”),博士后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创新活力更加迸发。
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获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加快集聚培育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天津市人社局在人社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探索打造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博士后站的新机制,创建新医科和生物医药产业博士后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博联体”),博士后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创新活力更加迸发。
一、聚焦难题破解,推进共建共赢。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调研中,发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存在博士后招收资源不足、成长平台吸引力弱、博士后出站考核指标不适合产业需求的难题。生物医药是天津重点产业链,学科和产业基础好,科研资源多,青年人才需求大,我们由此为突破口,2021年4月建立了首个博联体。博联体采取“1+1+N”的组织架构,由天津大学主建、生物医药人才联盟共建、相关学科和生物医药人才联盟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参建,天津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康希诺公司等43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7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强强联合,链起学科建设和产业,链起科学家和企业家,链起实验室和市场,形成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
二、聚焦机制创新,推进联招联育。博联体采用“联合招收、联合培育、联合考核、联合使用”4种协同共建机制,包括统一发布博士后招收计划、共建导师库、统一出站考核、共享科研平台、联合申报课题(项目)等13项共建项目,成员单位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确保质量”原则,按需选择参与1项或多项,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形成“1+1>2”的共赢发展态势。去年,以博联体单位为主体举办首届全球博士后云招会,累计引进博士、博士后188人,解决12家博士后工作站的招收难题,其中,18人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3人入选博新计划。试行“2+N”导师制,首批邀请160名博士后导师,博士后在选择2名正式导师后,还可选择交叉研究领域的合作导师。组织博士后参加京津冀智能医药创新论坛、细胞生态圈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开阔视野。
三、聚焦产研融合,推进创新创业。依托博联体的人才智力优势,激发博士后创新创业潜能,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博联体积极发动博士后和单位参加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156个项目报名,5家企业张榜,康希诺董事长宇学峰受邀担任全国大赛创业导师,在全国大赛总决赛最终获得金奖4个、银奖3个、铜奖3个、优胜奖6个,超过天津市获奖总数1/3,14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同时,天津大学、凯莱英医药公司等开展科研项目合作金额超过1亿元,康希诺公司博士后参与研发的全球首款吸入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面市,昂赛细胞公司的国内首个肝衰竭治疗干细胞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彰显了博联体的创新实力。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博联体制度优势,以引育高层次、高质量博士后人才为着力点,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共赢发展,全方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最强大的天津力量。
(供稿:专技处;审核:杨涌)来源: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