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利富塑电
雷格设计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打造标准化高地 筑牢安全生产基石

2025/4/25 17:13:21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提升企业生产效能的重要基石。巷道明亮干净,物料摆放整齐,管线吊挂平直,牌板标识清晰……安全生产标准化在作业现场处处有迹可循。

  通讯员尹大为报道: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提升企业生产效能的重要基石。巷道明亮干净,物料摆放整齐,管线吊挂平直,牌板标识清晰……安全生产标准化在作业现场处处有迹可循。

  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树牢“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理念,秉承“一次就做对、一步就到位”原则,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强化“人、机、物、环”动态管控,实现点线面动态达标和现场安全生产,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标准先行 出手就是标准活

  “工作现场延伸到哪里,标准化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在中翼辅运巷配电点标准化提升施工现场,从撤出闲置电缆小线,到敷设钢筋网、高标准整理吊挂高压电缆,再到整理组合开关与变频器的负荷电缆、操作线,提升小组秉持“干就干好,一步到位”的严谨作风,六个中班敷设钢筋网 60 余张,高标准整理吊挂电缆小线 200 余米。

  兴隆庄煤矿坚持标准先行,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手册》,收录7个专业196项标准化项目,做到标准化建设可视化、数据化;编制93个岗位“明白卡”和标准作业培训教案,实现工程质量和作业行为的标准化管理。

  树立过程管控思维,按照“一切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责任目标标准化”的管理要求,分区域、分专业、分地点绘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规划“一张图”,按照“五定”要求,明确规划项目、具体位置、施工标准、施工负责人、完成时限,实行倒排工期、定期通报、节点考核,齐抓共管促进现场标准落地。

  严抓现场 创建精品工程

  走进井下采煤工作面,整齐划一的液压支架犹如钢铁卫士,牢牢守护着职工作业空间的安全。支架排列笔直,间距均匀,压力监测数据实时显示在监控系统上,确保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采煤面所有设备实行TPM精益管理,设备包保到个人,每一台都有详细的档案记录,日常维护、检修,全程可追溯。设备维护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兴隆庄煤矿在“做实精品创建基础功、扩大精品创建覆盖面”上持续发力,秉持“开工即达标、完工即精品”的高标准管理理念,将采掘、通风、机电等多个专业领域,按照“点、线、面”的方式精细划分单元。每个单元由对应的业务部门牵头,责任单位主动认领任务,严格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对工程质量进行逐一验收,实现对每一道工序质量的全流程精准把控。

  针对现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积极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对现场物料码放,做到分类清晰、整齐有序;对管线吊挂,制定统一标准,确保横平竖直、稳固安全;对牌板悬挂,明确位置和内容规范,使其醒目且准确;对巷道标识,保证清晰明了、易于识别,实现作业环境的动态达标,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现场条件,推动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从局部精品向整体精品全面延伸,实现从“过程达标、动态达标”的高质量转变。

  数智赋能 推动提档升级

  立足智能矿山建设,推动标准化发展。将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入标准化工作,积极试验应用信息系统和智能装备,探索建立行业标准,实现智能化和标准化工作“双促进双提升”。

  兴隆庄煤矿采煤智能化工作面建立远程一键启停、自动记忆割煤、自动截割三角煤、跟机移架、时序自动放煤“五步”运行标准流程,工作面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掘进智能化工作面基于“全站仪+双惯导+无人截割”控制系统,按照“自动扫底、自动截割、自动刷帮、自动清底”“四步”运行标准流程,实现截割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应用“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为掘进智能化装备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现场环境,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更有保障。

  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矿井通过万兆骨干传输网络和生产云平台,实现数据安全传输存储;利用安全生产技术管控平台将各专业的数据进行整合,打破数据孤岛;利用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矿压监测、水文监测等监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井下环境、人员、设备状态等综合信息,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他们应用盘古矿山大模型,打造7大专业38个人工智能AI应用标准化场景,构建AI预测模型41个,形成了从场景建设、制度保障、流程处置到闭环管理的整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流程。推广应用GIS平台,打通多专业横向协同绘图壁垒,对采煤工作面三维地质模型、掘进工作面进尺实时动态管控,自动获取更新生产数据,实现一张图纸绘到底、多专业共享,打造矿井数智化建设“指挥地图”,为提升标准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尹大为)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乔姗]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