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利富塑电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雷格设计
御美养生美容

企业纵深

首页 > 企业纵深 > 详细内容

兵工蓝 银光绿 银光集团青年志愿者践行生态文明纪事

2025/3/6 17:24:02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从“风吹石头跑、遍地无寸草”的戈壁荒滩,到“有路必有树、有房必有林”的“工字号塞罕坝”,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祁连山余脉东延,一场持续近七十载的绿色接力书写着新时代的工业文明篇章。作为我国含能材料生产领域的骨干企业,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用扎根戈壁的坚守与坚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镌刻在12.09平方公里的厂区土地上,创造了化工企业绿化覆盖率达43%的绿色传奇。银光集团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称号。

  厂区管廊映新绿

  “风吹石头跑、遍地无寸草”的戈壁荒滩有路必有树、有房必有林”的工字号塞罕坝,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祁连山余脉东延,一场持续近七十载的绿色接力书写新时代的工业文明篇章。作为我国含能材料生产领域的骨干企业,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用扎根戈壁的坚守与坚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镌刻在12.09平方公里的厂区土地上,创造了化工企业绿化覆盖率达43%的绿色传奇银光集团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称号而在这片绿色传奇的背后,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始终活跃——他们以“兵工蓝”的忠诚与担当,浇灌出“银光绿”的生机与希望。

  戈壁播绿红色基因孕育绿色担当

  3月初的甘肃白银,正是千里黄云白日曛的萧瑟景象。银光集团“学雷锋、植新绿、树新风”兵工蓝青年志愿者植树活动,拉开了新一年企业植绿、播绿、护绿的序章,让这片春色旧来迟的土地平添几分生机。身着兵工蓝的青年员工们三两合作,认领树苗、栽种培土、围堰浇水……忙而有序,这样的植绿春景图已经在这片土地延续了68年。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甘肃白银市因企设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银光集团是进驻白银市最早的大型企业之一,初代创业者踏入白银郝家川地区时,“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飞禽人烟少,不见树和草;风吼野狼嚎,马蛇子满地跑”是这里的写照。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着银光的创业者,作为国防建设的一支劲旅,银光人一边建厂一边绿化,在奋力完成国防保障任务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从1957年在生活区首次种下6000余株树以后,银光人在戈壁深处开始了改造自然环境的艰辛探索,“荒漠建厂、戈壁播绿”的步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银光集团园林绿化公司经理、曾任团委书记的曹永杰眼里,银光的树不仅是生命的奇迹,更是银光人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精神的象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入职银光的他,曾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过义务植树,坚硬的地质条件给挖树坑带来了不少难度,他的手上常常旧茧未消新茧又起,而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白银带着明显地域特色的风,扬起的沙粒摔打在脸上,鼻腔里流动着黄土的气味。然而这些与建厂初期植树的艰辛相比又不值一提,老师傅们讲早年植树需要抡铁锤砸钢钎凿树坑,先在戈壁荒漠上凿出约1.5米深的小洞,再放入炸药、雷管,引爆后让变松土壤。依靠这种一个“炮眼”栽一棵树的办法,银光人才硬是在不毛之地种下了第一批希望之树。从青年志愿者成长为企业集园林绿化设计、施工、管护为一体的绿化管理队伍带头人,入职30年,曹永杰亲历了企业从重视植绿护绿到注重整体环境提升的转变,也见证了企业把植绿护绿作为央企担当,统筹推进绿化工作带来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银光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形成区域环境小气候。

  “兵工蓝、银光绿”,不仅是色彩的碰撞,更是精神的传承与升华。一代代身着兵工蓝的青年志愿者接力播绿、护绿,让银光集团这个地处戈壁荒漠的化工企业,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000余亩,“生态园林化工厂”成为银光集团一个响亮的品牌,被誉为西北的“工字号”塞罕坝。

  绿色接力:青春之树长青的秘密

  拆旧植绿、空地补绿、提质增绿……从艰苦条件下走过来的银光人深深体会到在白银这样一个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戈壁荒漠植树造林的艰辛与不易,也格外珍惜前人汗水所浇灌出的绿荫。企业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历任领导亲力亲为,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探讨制定绿化规划,督促绿化工作落实实施,并带头参与绿化植树活动。

  银光集团将绿化责任细化至每个单位,推行“包种、包活、包管理”的“三包”制度,并将树木成活率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在企业整体部署下,“兵工蓝”青年志愿者们接过了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用年复一年的“绿色接力”,诠释银光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追求。“兵工蓝”青年志愿者中有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生产线上的技术骨干,也有管理层的年轻干部。他们自己动手利用废旧管线引水上山,轮流值班浇地灌溉,开展日常养护,持续打造“青年林”“党员林”等标杆绿地,让这片绿色更加生机勃勃。

  “一边建厂,一边绿化”的发展理念在银光集团传承至今,这种代际传递的生态自觉,让银光辖区形成“有路必有树、有房必有林”的生态格局。近年来,随着多个重点项目的启动实施,企业结合“双碳”目标,做到绿化美化工程与新建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进一步推动绿化行动与低碳技术融合,青年志愿者在新建生产线旁种植绿篱,形成“银色管廊映新绿”的独特景观,“把主题日过在绿化地上成为新时尚,新建生产线党支部书记李钊说:“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兵工人对家园的承诺。

  在一代代“兵工蓝”们的接力下,“银光绿”更显枝繁叶茂,如今在银光集团生产区,工房与工房之间、分厂与分厂之间、道路与道路之间均被绿树覆盖,绿树把厂区串联成一片,周边的荒山也陆续披上了绿装。“兵工蓝”不仅探索出一条戈壁沙漠地带工矿企业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也用“银光绿”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变,让银光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青春之树长青。

  文化塑造:绿色发展动能持续集聚

  “荒漠建厂、戈壁播绿”的漫漫征程,让绿色的文化基因根植于银光这片土地,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每名员工的自觉行动。如今银光集团的绿化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造林,更是对企业文化的一次深刻塑造。

  化工企业的责任边界不应止于围墙”,银光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姜能说。自“双碳”战略开展以来,银光集团将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融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作为国家级第五批绿色工厂的聚银公司,在循环经济产业链龙头——TDI生产线,青年创新团队不仅改造蒸汽系统,而且对焚烧处理装置配备余热锅炉及烟气处置装置,充分发挥蒸汽“余热”。三泰公司2023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通过组织各类环保活动、举办绿色文化周、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全员中根植绿色发展理念。“兵工蓝”青年志愿者们作为这一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他们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绿色成为了银光集团最鲜明的底色。在继承绿化传统的基础上,“兵工蓝”青年志愿者们还积极探索科技在绿化工作中的应用。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土壤成分,选择最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绿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站在“双碳”目标的新起点,银光人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新能源技术。在这片“工字号塞罕坝”上,“兵工蓝”与“银光绿”的交响,正奏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音。(王娟娟)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乔姗]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