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 立嘉展成为产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导言:2月14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产业梯度转移"战略的持续推动下,川渝地区的制造业在2024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显著成就
2月14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产业梯度转移"战略的持续推动下,川渝地区的制造业在2024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显著成就;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2025年成渝制造业的发展势头将持续增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将于2025年5月13-16日举行的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作为中西部规模最大、影响力深远的工业盛会,无疑将成为展现装备制造业以及智能制造技术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对接与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一是,核心城市引领增长
重庆市: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 重庆2024年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增长12%,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等重点区域贡献超60%。汽车制造、机器人、高端机床等领域投资额同比提升15%。重庆汽车2024全年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9.4%,其中新能源汽车95.32万辆,同比增90.5%。另外,重庆以两江新区作为空天信息产业主要发展区域,汇聚了超过190家相关企业,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的90%。两江新区计划到2027年实现产业营收1000亿元,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四川省: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汽车制造业增长9.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3%。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8.5%。另外,成都"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产值突破4000亿元,德阳(全国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出口额增长20%,绵阳科技城聚焦军民融合装备,研发投入占比达6.3%。
二是,区域协同成效显著
2024年,30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200亿元;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量、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目前,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都出自川渝;双方共建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已汇聚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超2000家,全国每七台汽车有一台产自川渝、超过五分之一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另外,成渝共建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落地项目超200个,川渝产业链互补指数提升至85%,跨省供应链成本下降10%。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4个。
三是,西部产业转移下的成渝机遇
2024年,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集群"。在税收优惠上,转移至成渝的装备制造企业可享"三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在基建升级上,成渝中线高铁、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加速建设,物流成本降低15%-20%;在创新扶持上:设立100亿元"成渝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绿色装备技术攻关。
智能化转型提速 —— 2025年成渝地区智能制造渗透率预计突破45%,工业机器人密度将达每万人260台(全国平均约200台)。其中,成都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计划到2025年建成100家智能化示范工厂和500个数字化示范车间。这将显著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重庆也将加强智能制造的发展,推动工业企业上云,提升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水平。
绿色装备成新增长极 —— 四川提出力争到2027年氢能产业综合实力和应用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重庆也在《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中将氢能核能及新型储能列为六大高成长未来产业之一,支持研究光解水制氢、生物制氢等先进制氢技术,积极推进氢能源船舶、汽车、单车等交通装备发展。依托四川水电资源和重庆氢能产业链,风电、储能装备产能预计增长30%,推动"双碳"目标落地。
国际化合作深化 —— 两年来,在RCEP政策红利推动下,成渝装备出口东盟市场增速或超25%,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另外,川渝两省市将加快推进川渝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服务保障一体化改革,拓展中欧班列、南向班列等通道能力,其中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占全国总量40%,打通一批省际"断头路""瓶颈路"。同时,深化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改革,共同用好放宽外资准入门槛等政策,加快打响川渝品牌国际知名度。
作为中西部规模最大、影响力深远的工业盛会,2025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将于2025年5月13-16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以"向新•向智•向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展会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将汇聚马扎克、海德曼、海天、西铁城、力劲、亚德客、彦锦、大族激光、发那科等1400家海内外知名企业,重点展示智能制造装备及技术,特别是在机床、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工刀夹量具、钣金、压铸铸造、模具、橡塑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
为鼓励企业创新参展,组委会特别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等主题展示岛,以现场演示+技术讲解+实物展示,全面展示其针对行业痛点的解决方案;其中华中数控五轴引领、复合升级,联合普什宁江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打造宁江拳头产品FMS加工中心智能产线国产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立嘉展转型工艺节事活动,举办100+场行业会议及活动,从供需两端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其中主论坛"2025-FIM未来智能制造大会"以AI技术重塑,赋能智能制造;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举办"第八届机械制造业工程师技术交流会、第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工厂改造技术交流会、2025航空航天零部件高效加工技术交流会"等主题论坛。同时,为精准链接三新需求,推动产供对接,以"嘉友荟"工艺人行业交流圈子为基础,打造5月立嘉推新活动,围绕特定产品/部件及工艺技术展开经验交流、供需互动;以嘉技荟为窗口为开展专家问诊&项目攻关,并举办"2025非标集成项目对接会、2025绿色智能再制造项目对接会"助力数转智改。为促进行业互动、技术创新,还将开展"CWMTE2025新产品-雄鹰奖评选活动、第九届立嘉杯-未来智能匠才评选活动"以及嘉友荟•智能制造工厂参观活动。更多专业论坛、节事活动精彩纷呈,欢迎行业同仁参与。
这一行业盛会的举办,将吸引40000名专业观众莅临现场参观、采购,不仅为行业创造无限商机,更将成为推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成渝地区正以政策为帆、创新为桨,驶向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随着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协同增强及国际展会赋能,2025年有望成为川渝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的关键之年。未来,这片西部热土将持续释放活力,为全球产业链重塑贡献"川渝力量"。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