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御美养生美容
利富塑电
金煌装饰
雷格设计

创新创业

首页 > 创新创业 > 详细内容

中智《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蓝皮书》重磅发布

2024/9/24 10:37:44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9月23日,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就业服务能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9月23日,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就业服务能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智作为人力资源行业领航者,多年来深度聚焦社会就业领域,全面履行人力资源服务"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优势,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中智焕新发布《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蓝皮书》,涵盖人才相关的政策资讯、就业供需、行业发展、薪酬趋势等就业洞察,为政府稳促就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引才提供重要依据和行动路径,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带来启发和思考。

  当前就业形势主要呈现出"一充足、一压力、一新高"的特点。整体就业空间充足,24届企业整体校招需求与23届校招相比,多数企业24届计划校招人数较上年度基本持平或增加;局部市场就业压力仍然存在,但人才、就业政策"组合拳"正在持续发力显效,就业情况逐渐改善,毕业生本地留存率再创新高。

  从行业需求变化看,传统支柱行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人才缺口凸显;从企业需求来看,央国企就业引领作用凸显,求职热度再攀新高;从学历要求来看,本科学历普遍为企业校招的学历门槛;从岗位需求来看,技术研发类岗位校招需求增量大。同时,毕业生在择业方面,也更倾向于留省内本地或一线、新一线城市就业。

  24年新质生产力集聚行业(岗位)提供给应届生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领域应届生招聘人数占到整体招聘计划的45-60%,但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人才缺口仍较为凸显。

  65%的企业2024届应届生起薪标准与去年持平,另外三成多企业2024届应届生起薪整体上涨,或针对某类型学历或热门紧缺岗位做调整。按不同行业起薪标准看,高科技/互联网、金融、医药健康、能源化工、汽车行业的应届生起薪位居前列。新质生产力集聚产业起薪具有优势,按职位起薪标准看,研究开发类职位起薪最高,其后是技术类、业务运营类。

  一、传统支柱行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人才缺口凸显

  商务服务、建筑工程、能源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依旧是24届校招需求量最大产业,且多数产业校招职位供不应求。制造、建工等传统行业的蓝领岗位,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专业技术岗仍具有不小的人才缺口。

  图1-1 高校毕业生分产业供求情况

  二、技术研发类岗位需求增量大,职能类岗位求职热度高

  近半数企业上调了产品研发类岗位的应届生招聘需求,在所有岗位新增需求中排名第一。

  本年度应届生投递排名前5的职位类别:职能管理、建筑工程、生产管理与制造、运营/客户服务、互联网/集成电路。

  图2-1 分岗位24届校招计划

  三、新质生产力聚集产业薪资水平整体高于其他行业

  在15个新质生产力集聚产业中,应届生月薪过万情况较其他产业更为普遍。其中,人工智能、医药/生物工程、船舶/航空/航天/火车制造、电子技术/半导体四大产业高薪占比最高。

  图3-1新质生产力集聚产业起薪标准

  四、高校毕业生五成以上选择省内本地就业

  五成以上高校毕业生仍留省内就业,高校毕业生本地留存率再创新高。24届重点高校毕业生的本地留存率(学校所在省/直辖市内就业)预计普遍在40-50%之间。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预计超过60%;相较于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本地留存率将会更高,预计多数省份达到60-70%,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省份预计超过80%。

  五、企业校招更关注人岗匹配度、工作沟通能力

  企业最关注的候选人背景以专业、学历及毕业院校为主,其次是职业规划及实习实践经历。企业招聘时最关注候选人的能力表现,如沟通表达能力(87%)、逻辑思维能力(79%)、专业能力(79%)。

  六、超六成企业反馈应届生起薪近三年来持平

  从薪资涨幅看,65%的企业的24届毕业生起薪与23届基本持平。对于25届毕业生起薪,其中66%的企业预计会与24届持平,16%的企业预计作整体上调。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