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安徽省国资国企坚持创新驱动、改革赋能,努力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安徽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原创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
人才为本,激发动力活力
软包堆叠是平面仓库存储作业中的常见场景,也是当前智能物流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最近,安徽叉车集团旗下的合力工业车辆(上海)公司以“激光+视觉+机电控制”等多类融合技术为底座,致力研发,攻克智能感知、调度算法等多个难题,有效解决软包3层堆叠场景下的智能物流应用痛点,成功打造多个行业标杆案例。
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得益于企业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研发团队特别是高端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合力工业车辆(上海)公司是安徽叉车集团智能化、网联化战略转型的核心平台企业,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科改示范企业”。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合力工业车辆(上海)公司引入高协同性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骨干员工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共享发展成果。
改革增强了合力工业车辆(上海)公司智能物流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安徽叉车集团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转型,根本在于人才。加快转型步伐,必须通过改革为创新人才大展身手提供更大空间,营造更好的环境。”安徽叉车集团负责人介绍,企业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完成在智能控制、高端传动等核心技术领域的人才布局,现有研发人员占比10.69%。实施研发人员工资单列和高端人才薪酬“一事一议”,建立重难点项目“揭榜挂帅”机制,试验检测能力、工程分析能力和智能制造能力明显提升,上半年新产品产值率超过60%。
坚持人才为本,强化正向激励,广聚英才而用之。2023年安徽省属企业引进高端人才77人,研发人员占在岗职工比例达10.6%。实施省属企业“优才”工程,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引才目录,依托省人力资源公司开展市场化引才,设立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企业人才奖补的费用性支出,实行高端人才工资总额特别奖励,“科改企业”及其研发机构工资总额单列。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激发科技人才动力活力,推动省属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引领带动,壮大长期资本
近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地方国资创投机构合肥高投领投,科大硅谷引导基金、国华投资、蕴盛资本、紫峰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为零重力飞机低空飞行器的开发、应用提供支持,也是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又一案例。
科技创新需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支持。国有资本肩负着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使命,理应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发挥引领作用。
安徽省制定支持省属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每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20%左右的资金,用于支持省属企业科技创新,2023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20.2亿元、增长23.9%。设立“6+1”省级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基金,2023年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67个、金额98.8亿元。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天然存在较大风险,必须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安徽省委审计办、安徽省审计厅出台《关于在国有资本投资科创企业审计中建立容错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围绕国有资本投资生命周期,明确了适用容错机制的3项基本条件,规定了4个具体环节的9项适用情形及其他2项适用情形,同时细化规范了审计容错认定程序流程及相关工作要求,努力做到揭示问题风险隐患与激发国有资本投资活力并举、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与服务科创企业发展并重,推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
国元金控集团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合作设立中电科国元基金,投向仪器仪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空间信息应用等新兴产业,聚焦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致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安徽省投资集团探索“基地+基金+科创服务”模式,运营中安创谷基金大厦并打造“科大硅谷”风投创投街区,招引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机构138家,各类股权投资基金213只,总规模2391亿元。
聚力攻关,促进全链条创新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频高速电子铜箔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可应用于5G通信的HVLP铜箔生产技术主要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要依赖进口。铜陵有色集团下属铜冠铜箔公司聚焦这一“卡脖子”难题持续攻关,通过特殊的粗化工序和工艺调整,使铜箔能满足5G、6G或更新一代通信场景的材料需求,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将有效助力5G产业国产替代。
原创技术攻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复杂性、战略性等特点。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有基础优势,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应勇挑重担。
安徽省建立省属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项目清单,“一企一策”制定推进方案,组织省属企业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49个领域开展项目攻关,铜陵有色5G通信用铜箔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皖维集团PVA光学薄膜、PVB安全玻璃胶膜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国有企业有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优势,在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上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安徽省能源集团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发挥双方工程化应用和技术研发优势,共同发起成立安徽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攻关能源科技,大型煤电机组大比例掺氨燃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掺氨燃烧成套技术及关键设备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此外,安徽省能源集团还加强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合作,推动共建低碳燃烧优化先进技术联合实验室;下属皖丰长能公司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合作共建碳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
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创新联合体。安徽省属企业积极联合有实力的高校院所组建高能级研发平台,围绕新兴产业“瓶颈”技术和先进技术开展研发攻关。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属企业拥有国家级及省级创新平台超过180个,其中国家级35个。院企合作、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为服务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安徽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