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切实守护美丽中国
导言:海关是国门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拱北海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扎实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携带、寄递、夹带外来物种进境行为,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美丽中国。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海关是国门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拱北海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扎实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携带、寄递、夹带外来物种进境行为,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美丽中国。
国门绿盾显威力
长芒苋、刺蒺藜草、三裂叶豚草、豚草等均为恶性杂草,属于检疫性有害生物,常随国际贸易传播,在入侵地扩散后,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破坏。今年3月,经检测鉴定,拱北海关就在中山港航运码头的一批入境集装箱内查获了上述多种恶性杂草,其中,长芒苋、刺蒺藜草和豚草三种为中山口岸首次截获。
此外,在同一批集装箱内,现场关员还发现了散落着的大豆等残留物。经实验室检测,确认送检的大豆为转基因产品。完成鉴定后,这些杂草、种子等将在海关关员的监督下实施无害化处理。
拱北海关立足职能,积极推进关口“前移”,建立动植物疫情和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收集小组,收集国内外外来物种风险信息,加强风险研判和科学布控,大幅提高口岸截获的精准度。针对近年来国内昆虫、植物爱好者盲目追求“异宠”,通过伪报、夹藏等方式违规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的行为,该关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重点国家(地区)、重点商品、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布控,依托智能审图快速锁定活体动物、种子苗木等高风险物品,将外来物种拦截于国门之外。自2021年4月15日生物安全法实施以来,拱北海关在关区各口岸共截获禁止进境物约2.5万批次,其中截获外来入侵物种超900批次,截获未申报的种子种苗400余千克。
监测预警要先行
疫情监测是防止生物入侵的前提和基础。地中海实蝇是否已经入侵?本地的检疫性实蝇发生情况究竟如何?今年是否有新的实蝇疫情发生?关于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严谨的疫情监测来给出答案。
去年底,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关员来到辖区出口种苗备案基地中山市黄圃镇伟光园艺,他们依次从几颗树上取下了明黄色的实蝇诱捕器,倒出诱捕器内的实蝇,逐个认真比对、核实,然后将可疑实蝇装入指形管中,送实验室鉴定。这是中山海关全年监测计划的收尾工作,在日常监测中,中山海关使用地中海实蝇诱剂、桔小实蝇诱剂、瓜实蝇诱剂和蛋白诱饵4种诱剂监测实蝇发生情况,定期记录捕获情况,按计划补充替换诱剂,最终共捕获各类实蝇2.3万余头,监测结果为判断当地实蝇发生和分布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了对检疫性实蝇监测外,拱北海关还统筹制定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实施方案,开展外来有害杂草、林木害虫监测及进口种苗疫情调查,在进境水果和木材指定监管场地、进口农产品加工及存放场所、出口水果果园和蔬菜基地等重点区域布置有害生物监测点420个,有力保障了我国生态、农林业生产安全。
群防群治出新招
“非洲大蜗牛危险吗?非洲大蜗牛能吃吗?”面对同学们的提问,拱北海关普法讲师耐心科普,从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到环境危害逐个讲解,课程结束之后,同学们对这个“软萌杀手”又有了新的认识。每年的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是拱北海关“4.15”普法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上拱北海关关员介绍多种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展示在口岸截获的甲虫、种子等禁止进境物,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自觉维护国门安全的种子。
除了开展普法活动进校园之外,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拱北海关举办“入境船舶国门生物安全宣传”“国门生物安全进企业”“国门生物安全口岸互动竞答”等活动,针对入境船舶船员、进出口企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及报关员等进行精准宣传。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载体,发布国门生物安全主题推文,开展知识竞答,印制宣传材料,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国门生物安全良好氛围。(陈方、樊诗如/文)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