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远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导言:总结 “十二五”期交通工作 谋划“十三五”期和部署今年的交通工作
总结 “十二五”期交通工作 谋划“十三五”期和部署今年的交通工作
在谋划“十三五”交通运输工作时,陈南坤指出,“十三五”期,我市交通运输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及“广清一体化”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继续大力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着力构建以“六纵四横、一江、四轨”为一体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推动交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着力推进交通改革创新,着力推动行业软实力持续提升,全力当好清远振兴发展先行官。至2020年,我市“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00公里;改建新增6条国道610公里,使国省道里程达到236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6万公里,基本消灭市域县道“烂路”;广清城轨一期建成运营;完成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改造工程,新建16个港口码头,基本完成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建设,全市形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陈南坤指出,“十三五”我市交通运输工作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市、县(市、区)两级公路管理体制,推行国省道、县乡道建设、养护统一归口管理,强化公路行业监督管理职能。继续深化市区公交和出租车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创新监管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简政放权纵深发展,做好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的落实衔接工作,实现审批、管理、监督相分离。加快建立以工程建设、运输服务、安全生产等领域信用体系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完善信用考核评价体系,营造公平的运输市场环境。
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运用BOT、BOT+EPC、TOD、PPP等融资方式,与央企、省属国企及民营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重点发挥央企、省属国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运用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智慧交通。促进信息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逐步建立清远市交通信息交互中心,构建交通规划建设信息系统、城市公交智能信息系统、出租车智能营运系统、长途客运智能营运系统、港航信息系统。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筑综合交通网络,打造交通发展新格局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广清城轨一期工程建设,力争2017年底建成运营。加快推进广清城轨二期延伸到江北项目和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线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广高铁和广清城轨清远站零换乘工程建设,争取建成集高铁、城际轨道、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争取规划中揭梧铁路、广清怀高铁途经我市重点经济带、重点城镇。
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协调加快广清高速扩建广州段建设,加快推进高接高、汕昆高速龙怀段、汕湛高速清云段和惠清段、二广高速连州连接线、佛清从高速北段建设,确保按期建成通车。加快连佛高速、连山至贺州(省界)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2019年建成通车。积极谋划韶贺高速、韶关至珠江西岸高速、连佛高速南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
加快打造公路网络升级版。以省道升国道、县道升省道、乡道升县道等规划升级为契机,重点加快推进国道G323线阳山、连南、连山段等29个项目改建,力争2017年全面完成总里程362公里、总投资6.3亿元的县道烂路改造,实现县县通国道、镇镇基本通省道的目标。
加快建设北江黄金水道。完成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改造工程和大宗货物北江绿色运输示范项目建设。整合规划北江岸线资源,统筹北江两岸客货运码头、旅游码头和LNG供气码头等项目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三)坚持绿色发展,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按照“统筹规划、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公交规划建设为抓手,以政府投入及政策支持为保障,完善多层次城市客运服务系统。进一步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及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改善农村客运通车条件,积极提升农村公交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工程施工建设和营运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力度。落实行业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任务,推进新能源汽车在道路运输、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中的应用。推进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建设,完成北江船型标准化、LNG动力示范船的开发和建造,完成水路运输诱导政策及机制措施研究,推进北江绿色运输规划及北江江海联运项目建设。
提升行业软实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着力做好组织领导、廉政教育、风险防控等工作。
(四)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赢发展。
加快实施广清交通一体化项目。加快已纳入广清一体化交通专项规划的国省道“断头路”建设,当前重点推进广清交界的主干道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两市交界区域综合性公交换乘枢纽站场。加强清远港、花都港、南沙港江海联运,支持两市港口码头、驳船航线联合经营,大力发展大宗物流运输,拓展集装箱江海联运业务,提升清远港集聚力。
谋划清远长隆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清远长隆周边高速公路与普通路网对接。积极推进清远长隆枢纽站建设,围绕广清城轨银盏TOD站,做好长隆周边公交站场、客运站之间的公交路网和运力的接驳。
(五)坚持共享发展,实现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打赢交通运输扶贫攻坚战。认真落实省委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交通扶贫攻坚各项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国省道建设,使国道达到二级及以上、省道达到三级及以上的技术标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县乡公路、农村公路、旅游公路升级改造。推广农村客运片区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农村客运公交化,力争2018年实现建制村100%通达班车。
打造平安交通。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实施公路交通生命防护工程、危桥和渡口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等,加强行业应急管理,强化应急保障能力。
陈南坤在部署2016年交通运输主要工作任务时指出,今年全市交通建设计划投资11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8.4亿元,高速公路87.3亿元,国省道4亿元,市重点项目及县乡农村公路9.3亿元,航道、码头及其他项目1亿元。
(一)完善“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完成《清远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报批,做好《清远市区公共汽车线网专项规划》及“十三五”交通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今年我市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共六项建设里程达309公里,纳入计划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共两项,任务十分艰巨。要严格按项目确定的开工时间和完成时间细化工作计划,落实目标责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加快前期审批工作。做好征地拆迁、民事协调等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加快国省县道改造和新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确保完成国省道改扩建里程327公里、路面改造109公里。加快362公里的县乡道“烂路”改造,力争2017年6月前消灭县道“烂路”。完成400公里以上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
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全面实施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改造工程和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建设。
(三)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推进落实《清远市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2014-2016)专题实施细则》2016年各项工作目标。加快建设江南客运站、西门塘、大学城、高职院等公交首末站建设,计划年内新建成候车亭50个。进一步完善公交线网,计划市区年内新开4至5条公交线路。
(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继续实施铁腕治超。严格落实“全市一盘棋、铁腕治超”部署,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果,使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常态化。加大源头治超执法力度,完善治超监控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
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加强对“营转非”大客车、危货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实施出租车行业黑名单制度;整治客运车辆不按规定进站、不按线路行驶和站外揽客等违规经营行为;加强水路、航道联合执法;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诚信评价;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
(五)继续深化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改革。将日常事务性管理事项进一步下放。推进行政审批全流程规范化。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规范政府购买服务事项管理,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职能。
(六)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创建工作。继续抓好“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大力推进维修企业、水路运输和道路普货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做好灾害性天气防御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抓好绿色智慧交通建设。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加快融合市、县两级治超监控指挥平台。探索整合交通监控指挥中心与水运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公交一卡通使用和汽车客运联网售票服务。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加快推进LNG清洁能源动力示范船建设和LNG加注站前期工作。推进北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老旧船舶报废拆解。推进新能源车辆投入,加快淘汰黄标车。
(八)抓好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工作,保持反腐倡廉工作高压态势。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开展党支部品牌亮点创建活动。(黄华镜 报道)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