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利富塑电
雷格设计

美容健康

首页 > 行业资讯 > 美容健康 > 详细内容

ACC 2025:SOUL试验证实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14 mg)在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优效性

2025/4/3 15:53:45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近日,诺和诺德公布了来自SOUL心血管结局试验的完整结果,证实在合并心血管疾病(CVD)和/或慢性肾脏病(CKD)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1。

  • 在SOUL心血管结局试验中,相较于安慰剂,诺和忻®(Rybelsus®)在合并心血管和/或慢性肾脏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14%1。
  • 相关数据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度科学会议上进行了呈现,并于当天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2。
  • 作为唯一获批的口服 GLP-1RA类药物,诺和忻®在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标准治疗基础上展示出上述风险降低效果。
  • 基于SOUL研究的结果,诺和诺德针对诺和忻®可降低CV事件风险向美国FDA和EMA递交了说明书内容拓展申请。

  近日,诺和诺德公布了来自SOUL心血管结局试验的完整结果,证实在合并心血管疾病(CVD)和/或慢性肾脏病(CKD)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1。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度科学会议上,上述来自3b期试验的新数据在最新揭晓临床试验专场中进行了重点展示,并于当天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2。

  SOUL试验达成其主要终点,证明在合并CVD和/或CKD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相较于安慰剂,诺和忻®治疗可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降低14%。MACE的所有3个组分,即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和非致死性卒中均对风险降低有所贡献1。 

  诺和忻®中国注册临床研究牵头专家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研究人群基础心肾疾病及标准治疗措施接近真实世界实践。基线数据显示,SOUL研究人群合并广泛心肾疾病类型,同时充分接受了降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等标准治疗,特别是基线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应用比例达26.7%,在研究期间共计49%的患者接受了SGLT2i治疗,这与近年来CKM(心-肾-代谢综合征)相关指南不断更新,强调具有心肾获益证据的药物的一线充分使用相关。在如此背景下,SOUL研究依然证实司美格鲁肽片治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令人振奋。”

  心血管代谢疾病涵盖多种病症,包括心血管和外周动脉疾病、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等3。这些疾病共病状态下构成了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4。2型糖尿病可直接增加这些相互关联的心血管代谢疾病患病风险,还会加速其它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进展5。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近1/3同时患有CVD6。

  "诺和诺德的专注领域正在超越糖尿病和肥胖症,向更全面的代谢和心血管健康领域拓展。"诺和诺德全球开发执行副总裁Martin Holst Lange表示,"我们在本次ACC上展示的这些数据和以往其它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司美格鲁肽的综合健康获益,使其成为临床医生管理代谢与心血管健康疾病的重要治疗选择,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在这一治疗领域的持久领导地位。"

  在SOUL试验中,诺和忻®的整体安全特性与此前各项司美格鲁肽研究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诺和忻®治疗组受试者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低于安慰剂治疗组受试者,主要原因是安慰剂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和感染发生率更高。在诺和忻®组和安慰剂组中,最常见的SAE均为心脏疾病(分别为17.8%和19.8%)和感染/病毒侵袭(分别为15.0%和16.5%)1。 

  同步发表的SOUL研究关键二次分析显示,诺和忻®降低MACE风险的作用不受基线SGLT2i使用的影响,表明其在试验期间联用或未联用SGLT2i的受试者具有相似的获益7。

  SOUL研究再次证实了司美格鲁肽已确立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这一点也得到了超过3300万患者年的长期安全性数据的支持8。

  基于来自SOUL临床试验的数据,诺和诺德已递交了诺和忻®说明书内容扩展申请,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受理该申请并将进行审评。相关审批决定预计将于2025年做出。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扫一扫手机打开页面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

返回项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