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未来航天科技人才培训计划 2024/2025」圆满落幕
导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生产力局) 3月15日于生产力大楼举办「香港未来航天科技人才培训计划 2024/2025 证书颁发典礼」(典礼),邀请了立法会议员(选举委员会)周文港议员,JP及创新科技署副署长 哈梦飞先生 担任主礼嘉宾 ,见证来自26间中学的近100名学生顺利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全方位航天科技培训与实践,并颁发证书,以表扬他们的努力与成就。由创新科技署一般支持计划 - 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的 「香港未来航天科技人才培训计划」旨在配合国家航天发展,激发中学生对航天科技的热情,并培育未来航天科技人才。
2025年3月16日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生产力局) 3月15日于生产力大楼举办「香港未来航天科技人才培训计划 2024/2025 证书颁发典礼」(典礼),邀请了立法会议员(选举委员会)周文港议员,JP及创新科技署副署长 哈梦飞先生 担任主礼嘉宾 ,见证来自26间中学的近100名学生顺利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全方位航天科技培训与实践,并颁发证书,以表扬他们的努力与成就。由创新科技署一般支持计划 - 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的 「香港未来航天科技人才培训计划」旨在配合国家航天发展,激发中学生对航天科技的热情,并培育未来航天科技人才。
立法会议员(选举委员会) 周文港议员 ,JP致辞时表示:「在开展新技术、新产量、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上,航天科技并不简单如写文本和论文,我们希望真正做到应用和量产,包括大规模生产及商业化。今届特区政府的领导下,于新型工业化投放了大量工作,未来我们很想培育本地学生,不单靠输入人才,我希望本地学生也能接上。对于同学和家长们,不只有会计师或律师才能出头,工程师也很出色。大家为香港达到国际科创中心的目标一起努力。」
专家剖析航天发展趋势与职业机遇
典礼当日举行了两场主题演讲,分别由李宝椿航普科技及文化教育中心有限公司总裁李瑞康先生主讲的「香港及大湾区航天科技发展」,深入剖析香港及大湾区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发展现况与前景;以及由香港(国际)航天慈善基金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叶巨云先生主讲的「探索航天产业职业机遇:趋势与挑战」,探讨航天产业的职业机遇、未来趋势及挑战,让学生对投身航天领域有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 ,学生亦在典礼上分享了实地考察的宝贵经验,并展示亲手设计及建造的太空基地模型,展现创意与努力的结晶。最佳领航奖由来自张祝珊英文中学的陈裕华同学、蔡怀德同学、洪绰烨和卢宝成同学获得,他们表示:「在制作太空基地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之前在课堂上学习到关于不同基地外形的设计在建设模型中,在设计模型的时候,经过小组讨论后,最终决定同时采用分布式和地穴式的设计,并决定模拟月球的环境来作演示。为了更好地还原及贴合月球现实环境和地面,同时也赋予模型更多的层次感,我们选用了灰色黏土制造凹凸不平的地面,以模拟月球上的山脉、崎岖不平的地面和陨石坑。随后,我们通过地形分布决定太空基地中各种设施的位置,例如在较空旷的地方放置太阳能板。在完成基地主体后,我们便继续对基地模型进行修缮,添加各种细节,例如供电系统的电缆、温室中的监测器各个设施的数据库等,以更好的表达我们的设计。」
多元化学习体验 培养未来航天人才
整个培训计划透过多元化的课程、实地考察及工作坊,让学生深入学习航天科技知识,并培养解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课程涵盖编码技能、太空水循环、太阳能发电、辐射与雷达技术、太空农业及空间站建设等重要课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加深学生对航天领域的理解。此外,学生还到访珠海太空中心及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作实地考察,了解国家航天发展的最新技术应用;并在为期两天的太空基地动手工作坊中,设计并搭建空间站模型。
来自香港资优教育学苑的黄嘉熙同学表示:「考察活动让我深入了解航天科技的实际应用,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研究院的先进设备和专家讲解让我大开眼界,激发了我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
生产力局首席市场总监兼新世代企业及技能发展部总经理 冯嘉宝女士于典礼上表示:「我们很高兴见证同学顺利完成这项别具意义的培训计划。国家高度重视航天科技发展,香港亦必须培育具航天科技知识的未来人才,配合国家的发展大局。因此,生产力局辖下的生产力学院大力推动这项培训计划,为同学们提供一系列航天科技培训课程、工作坊及实地考察活动,旨在让他们亲身接触及学习应用航天技术与知识,亲手设计及建造属于自己的太空基地模型,模型作品更令我大开眼界。」
配合国家航天发展计划 共同推动香港航天发展
生产力学院将继续举办不同的航天工作坊及活动,全力配合国家的航天发展计划,期望能为学生、教育界及公众提供更多接触航天科技的机会,启发创新思维,并为有志投身航天产业的年轻人提供实践平台。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