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担当展青春风采 技术创新助企业发展——记2024 年中国中煤优秀青年创新工作室: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
导言:在中国中煤的创新版图中,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他们以青春之名,在设备维修领域披荆斩棘,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创新的华章。他就是中煤新集公司设备维修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因创新业绩突出,该工作室被集团共青团系统授予中煤集团2024年优秀青年创新工作室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辛苦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中国中煤的创新版图中,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他们以青春之名,在设备维修领域披荆斩棘,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创新的华章。他就是中煤新集公司设备维修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因创新业绩突出,该工作室被集团共青团系统授予中煤集团2024年优秀青年创新工作室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辛苦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制度先行,为技术创新建强保障体系
走进青年创新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张贴的一系列完善的制度。从《青年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到《青年创新工作室员工守则》,共七项制度,涵盖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工作室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工作室拥有固定活动场所2 间,面积达 40 平方米,配备了一套先进的培训设备和仪器。在这里,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这些制度的保驾护航。它们明确了工作室成员的职责与义务,规范了创新项目的实施流程,确保了每一次创新探索都能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
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淬炼技术尖兵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动力。自2022年设备维修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4人。其中,有省、行业技术能手1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2人,本企业技术能手9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
工作室就像一个人才孵化的摇篮,为每一位成员发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这里,年轻的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从初出茅庐的新手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青年创新工作室成员青年技术员张澎涛目前已经被提拔担任设备维修公司口孜东综修车间副主任。他们在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攻坚克难,为设备检修提供有力支持
工作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卓有成效的工作。每年,工作室成员都会承担不少于1 个创新课题,这些课题紧密围绕生产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工作室成员深入生产一线,梳理和发现设备检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检修质量提升的堵点,与一线检修职工进行密切交流互动,主动了解在检修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创新课题,积极攻克,并实现技术共享,从而解决一批共性问题,提高检修效率。
每半年,工作室会组织开展创新、质量提升建议征集活动。以工作室成员为骨干,同时发动一线职工积极参与,从设备的性能优化、检修操作流程的改进、维修方法的创新等多个角度提出建议。这些建议经过筛选和评估,许多都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每季度,“青年创新工作室”会召开专题会议。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难题展开热烈讨论。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对创新、小改小革项目进行评定,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
每月,工作室会开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讨论和技术会商。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工作室成员队伍整体能力的同步提升,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硕果累累,为创新工作交上亮眼“成绩单”
2022年以来,青年创新工作室累计申报专利25项,获专利授权12项,累计获得五小科技成果12项,其中中煤集团1项,中煤新集公司11项,还获得了其它省、市和行业科技成果共2项。完成课题项目30项,实施30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0项,实施10项。
工作室成员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众多荣誉。工作室成员叶小森在2022年11月获得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优秀“五小”创新二等奖;2020年荣获“中煤集团青年科技奖”;2018年7月被授予中煤集团“生产一线技术创新标兵”称号;2017年12月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五小”二等奖、“五小” 三等奖;2023年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煤炭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成员凡臣臣、张澎涛、王奎、严丰也在2023年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煤炭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2022年“抛光机研制”项目获得煤碳协会煤炭企业“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2023年“电液控阀件检修系列工装”获得中煤新集公司优秀“五小”成果奖;2023年“液压支架安全高效检修系列装备研制”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授予煤炭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4年“焊接机器手系列定位工装研制”“液压支架电磁先导阀装配装置”“采煤机轴类拆解工装创新”“工作面顶梁改造”“一种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电磁阀测试装置”获得中煤新集公司优秀“五小” 成果奖。
成果转化,为提质增效注入源头活水
3年来,青年创新工作室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效益累计达到2030.5万元。
在电液控系统综合测试系列装置研制方面,不仅节约了采购检测装置费用约90万,而且用于开展电液控维修业务,年盈利约300万,2022年至今共计产生经济效益600万元。1130采煤机PLC改造与应用项目,在节省成本上,改造后每年综合节约成本在20万元以上,检修维护成本每年可节约综合投入18万元,2022年至今共计节约成本76万元。自制电液控防护罩,全年节省费用19.96万元。
抛光机研制项目,修复一件立柱活柱即可节省900元生产成本,2022年至今累计节约成本120万元。电磁先导阀打压试验装置,节约检测装置采购费用约10万元,按2022年至今检修约20个工作面计算,累计可节约电液控阀类外委维修成本630万元。电液控阀件检修系列工装的应用,通过检修旧件,减少新件投用,每个工作面可节约支架电液控阀件新件投用费用约378万元。焊接机器手中部槽和底座修复、支架脚踏板制作系列定位工装研制,每年可节约成本投入60万元,效益显著。液压支架电磁先导阀装配装置,可节约成本10.3万元。采煤机轴类拆解工装创新,可创效益约11万元。工作面顶梁改造,全年提升煤质创效约95.24万元。一种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电磁阀测试装置,可提高检测效率5倍以上,减少作业人员3人,年综合效益在30万元以上。
这些数字背后,是工作室成员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更是创新为企业带来的强大生命力。
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全体成员,用青春的激情点燃创新的火焰,用不懈的努力书写着设备检修事业的辉煌篇章。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仍将继续秉持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不断探索,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更加灿烂的美好未来。
作者:陈海朗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