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推动科技成果“浙里舟转”
导言:浙江省舟山市以“构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做强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为牵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浙里舟转”行动,通过建立一套政策机制、设立一个服务平台、组建一支服务队伍、培育一批专业机构、打造一个活动品牌,推动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三端”同向发力,吸引高质量成果在舟山落地转化应用。
浙江省舟山市以“构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做强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为牵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浙里舟转”行动,通过建立一套政策机制、设立一个服务平台、组建一支服务队伍、培育一批专业机构、打造一个活动品牌,推动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三端”同向发力,吸引高质量成果在舟山落地转化应用。
模式路径一: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范式。舟山针对高校院所少、技术供给薄弱等短板,以构建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为抓手,通过挖掘、梳理、发布一批细分技术应用场景清单,探索以场景指引产业方向、整合企业需求、链接高校资源、优化公共服务,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变为场景创新优势,将场景创新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如聚焦海洋船舶装备场景,加强与航天三江集团合作,利用其激光、新能源装备等领域成果,解决船舶修造、海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共性技术需求;引进中船第十一研究所攻克中国首制MarkⅢ薄膜型LNG船/双燃料船修理关键技术,推动本地船企进军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修理市场。聚焦绿色石化产业场景,引进落地糖能科技全球首条万吨级生物基5-羟甲基糠醛(HMF)生产线项目,建立绿色石化研究院、新材料中试基地,集聚石化领域科技人才,打造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场景要素池”。聚焦海洋生物产业场景,建立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平台,开发高活性蛋白、生物肽产品,实施深海鱼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助力打造千亿级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
模式路径二:“一体四共”产学研合作机制。舟山依托打造绿色石化产科教创新共同体,并基于此构建“平台共建、项目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推”产学研合作机制。以要素融合推进平台共建,共建岱山石化新材料中试基地等,吸引集聚11个高端新材料项目和百余名高端创新人才;以需求驱动推进项目共研,构建产业驱动的一体化攻关需求凝练机制和链主企业主导“卡脖子”攻关研发机制,联合实施省、市重大产业技术攻关15项,开发省级新产品超100个;以产科教协同推进人才共育,企业与高校建立了人才“互聘”“互培”“互用”制度,联合培育石化领域青年大学生2400余人、技能型人才680余人;以改革赋能推进成果共推,通过科技成果联合转化等方式,催生出硅碳负极、融光纳米等一批高科技企业。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