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御美养生美容
利富塑电
金煌装饰

美容健康

首页 > 行业资讯 > 美容健康 > 详细内容

欧狄沃®联合逸沃®新适应症在中国"全球首发",获批一线治疗结直肠癌

2024/10/14 15:49:1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10月14日,百时美施贵宝宣布,欧狄沃®与逸沃®的双免疫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

  10月14日,百时美施贵宝宣布,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与逸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的双免疫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一线治疗。该适应症此前已被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BTD)程序和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此次获批是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被卫生监管部门正式批准,也标志着百时美施贵宝在中国完成了旗下重磅科学创新成果的"全球首发"。

  此次获批基于CheckMate -8HW研究[1],这是首个证实双免疫联合疗法对比标准化疗,在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一线治疗中,可为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的III期研究。经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评估,在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欧狄沃联合逸沃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显示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使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79%(风险比[HR]=0.21,p<0.0001)。24个月时,欧狄沃联合逸沃组的PFS率达72%,而化疗组仅为14%。欧狄沃联合逸沃在所有预设亚组中均观察到一致获益,包括具有RAS及BRAF突变的患者,以及基线有肝、肺、腹膜转移的患者。研究中,欧狄沃联合逸沃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23%,而化疗组为48%。

  "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已高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其中,携带MSI-H/dMMR分子表型的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传统化疗对其效果不佳,预后较差。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属于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然而在当前的标准治疗下,仍存在未满足需求。"CheckMate -8HW中国主要研究者,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教授表示,"在此背景下,我们非常惊喜地看到纳武利尤单抗与伊匹木单抗的‘双免联合'疗法在CheckMate -8HW中取得了震撼性的数据,表现出突破既往疗效瓶颈的巨大获益,并兼具良好的安全性;我们也同样惊喜于这一适应症能先于全球所有其他国家、最先在中国落地。相信这一疗法的批准或将为中国MSI-H/dMMR mCRC的治疗树立全新的标准,将患者的获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欧狄沃与逸沃是两种不同机制的免疫治疗药物,分别靶向不同的免疫检查点(PD-1与CTLA-4),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抗击肿瘤。两者的联合疗法是全球和中国首个获批的双免疫联合疗法,具有明确的协同效应:CTLA-4抑制剂逸沃可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而PD-1抑制剂欧狄沃可帮助激活后的T细胞识别、杀灭肿瘤细胞。逸沃激活的部分T细胞还可分化为记忆T细胞,改善长期免疫监视,实现高效、持久的抗肿瘤效果。欧狄沃和逸沃是全球唯一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直接参与开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此次欧狄沃与逸沃的新适应症能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无疑是我们在践行‘中国2030战略'道路上一个耀眼的里程碑时刻。正是由于近年来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才使得这一全球的前沿创新成果跑出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中国及亚洲区域市场总经理、中国区总裁陈思渊女士表示,"未来,百时美施贵宝将继续发挥在肿瘤学领域的独特优势,深耕中国高发疾病领域,进一步拓展欧狄沃与逸沃的适应症;同时,我们将积极与各方携手,提高药物可及性,满足更多中国患者的未尽之需。"

  自2018年欧狄沃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以来,百时美施贵宝始终高度关注中国患者对创新治疗的可及性,并于2018年12月支持中国癌症基金会(CFC)发起了欧狄沃患者援助项目。伴随此次获批,欧狄沃患者援助项目有望新增欧狄沃用于MSI-H/dMMR mCRC一线治疗适应症的援助方案,以帮助减轻患者支付压力、获得改善生存结局的机会。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