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垦绘就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崭新篇章
导言:苍山脚下、洱海之滨,云南农垦集团(以下简称云南农垦)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绿色转型,统筹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让农民尝到了发展生态优质稻的甜头。两年来,云南农垦以绿色、有机方式累计种植水稻1.6万亩,每亩水稻产值近3000元。
“云粮·洱海留香”软香米种植基地丰收场景
苍山脚下、洱海之滨,云南农垦集团(以下简称云南农垦)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绿色转型,统筹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让农民尝到了发展生态优质稻的甜头。两年来,云南农垦以绿色、有机方式累计种植水稻1.6万亩,每亩水稻产值近3000元。
在普洱地区思茅港、六顺镇、龙潭乡,1.36万亩咖啡获得UTZ咖啡认证。云南农垦在保山市、普洱市布局咖啡精深加工项目,已打造出山头咖啡、庄园咖啡等10款特色精品。
打造花卉种植基地、培育研发优良品种、建设花卉冷链物流体系、投资参营昆明花拍市场……云南农垦以整合各类资源为主线,以花卉产业升级为目标,倾力打造“云花”产业链供应链。
从天然橡胶“一胶独大”,到粮油、蔗糖、茶叶、咖啡、果蔬、花卉等产业“百花齐放”;提品质、强加工、打品牌,从基地到市场全产业链贯通发展,一批优势农业产业集群逐渐壮大;主动服务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海外战略布局……云南农垦始终践行“绿色兴农、报国惠民”的初心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千亿级农业航母”的目标,全力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领军企业,为云南农业跨越式发展作出农垦贡献。
“重整行装再出发”
——保障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和粮食、蔗糖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国家队”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保供不是简单地保面积保产量,而是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下的高质量发展
时隔6年,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忙况村蔗农董应学又一次看到大面积种植甘蔗的景象。
“糖厂停产后,甘蔗卖不出去。村民们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种甘蔗了。”董应学回忆道。
蔗糖一度是永德县的支柱产业。2016年,永德糖业集团停产,给当地蔗糖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重振永糖、重整永糖!2021年8月19日,云南农垦与永德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注资成立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全面推进蔗糖原料基地建设,推动糖厂复工复产。
一子落满盘活。闲置6年的糖厂再现机声隆隆的场景。今年春耕时节,忙况村的田间地头热火朝天——蔗农利用机械搬运蔗种、开沟、种植、施肥、培土,驻村干部、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技术细节。甘蔗田由云南农垦投资改造成平整的梯田,既便于机械化生产,还能保水保肥。董应学说,去年他家的甘蔗亩产从过去3、4吨提高到了7、8吨,他对种甘蔗充满了信心。
“2022年,云南农垦在永德县完成‘坡改梯’5.38万亩,累计完成8万亩。”云南农垦糖业集团生产管理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行“坡改梯”,推广“云蔗05/51”等优良品种和甘蔗轻简高效栽培、药肥一体化、全膜覆盖等实用技术,将甘蔗平均亩产提高到6吨以上。
这个曾经辉煌的产业“重整行装再出发”,与云南农垦在保山、临沧、德宏等地加大蔗糖全产业链布局息息相关:组建农垦糖业集团,加快建设国家糖料核心基地,打造“云垦红”“龙珠”等品牌,带动蔗糖种植面积连年增长,大大提高了糖料产业整体竞争力。
“保障粮食、蔗糖等重要农产品和国家重要战略物资有效供给,是云南农垦作为‘国家队’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是‘红色基因’在新时期的传承弘扬。”云南农垦相关负责人表示,“‘保供’不是简单的保产量保面积,而是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优化经营模式,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提升产业综合质量效益。”
“组织起来闯市场”
——找准组织者的角色定位,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中的关键性资源充分整合、优化布局,以供应链创新为小微主体提供便捷服务,带动形成优良产业生态
今年2月,云南农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云南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上线。与此前打造的交易中心平台不同,入驻的供应商不是规模很大的“巨头”,而是种植规模100亩以内的小微企业、合作社,以及仓储规模1000平方米以内的小型贸易商。
云南农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表示,平台上集成了与云南农垦合作的大型商超、国有餐饮企业、进出口企业以及鑫荣懋、百果园、佳沃等下游分销商。平台帮助供需双方撮合交易,并围绕支付、收款、货物交付、履约等交易过程,提供客户信用背书、商品交割履约责任等上下游货物交割服务。
云南木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木元公司”)是一家从事核桃初加工和销售的小微企业。因人才、资金、渠道有限,自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高,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地及少部分省外区域,规模小、渠道窄、利润低始终制约企业发展。
2022年6月,木元公司入驻平台,局面一下打开了。产品不仅卖到全国各大城市,还在平台的协助下完成产品进出口资质认证、备案等程序,借助平台的出口资质,让核桃畅销沙特、土耳其等海外市场。2022年上半年,木元公司销售额仅1000多万元,下半年增长到1亿元。
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种类繁多的物种资源,造就云南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的高原农业,客观上使得农业经营主体普遍规模不大,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
“在供应链中,云南农垦以公有制经济主体的角色定位,承担起组织者的职责,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关键资源充分整合、优化布局,搭建承载小微企业、合作社的营销平台,组织大家一起闯市场。”据介绍,云南农垦高度重视供应链创新应用,持续变革创新组织架构、网络布局、业务体系、数字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发挥供应链建设“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农业供给侧改革有了靶向,推动农业产业降本增效、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石林县人参果产地仓项目,云南农垦集中采购优势已经显现——十万单以下每份快递的基础费为3元,经云南农垦组团洽谈降到2.2元。
云南全省沃柑产量位居全国头部,但加工转化效率低、产业增值链条短。云南农垦发挥平台集采和分类营销优势,为从事果汁、果干加工的企业提供OEM订单,帮助其做大做强。
云南农垦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在海外布局保税仓,推动蔬菜、水果、核桃等高原特色农产品远销海外市场。
搭建“一平台”,布局“多中心”,打通“N窗口”,云南农垦以供应链创新牵引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2022年被商务部评为“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争做农业走出去的排头兵”
——充分发挥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农为媒,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龙潭村村民陶旺的田里,20亩薏仁米、玉米长势正旺。2022年,云南农垦老挝公司(以下简称“老挝公司”)与龙潭村签订薏仁米、玉米“3+2”替代种植合作协议,公司提供种子和农药、化肥,派驻技术人员定期入村辅导。5个月后,薏仁米、玉米顺利收获,陶旺的收入增加7500元。
今年是老挝公司技术员蒋俊在当地驻扎的第15个年头。他每天都要深入各个村寨,给村民们讲解橡胶、薏仁米、玉米、稻谷、木薯等的种植技术。“很多村寨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少专业农业技术人才。我从示范科学种植技术入手,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蒋俊说。
2019年10月,中老两国禁毒委签署《关于老挝丰沙里省替代产业发展规划的谅解备忘录》,在丰沙里省打造中老两国第一个国家级罂粟替代发展综合示范项目,由云南农垦所属企业负责实施。老挝公司与传统罂粟种植区村寨达成“3+2”替代合作模式,带动种植大豆、薏仁米、玉米、稻谷约7万亩,村民每户年增收1.5万元以上。
2022年7月4日,一幢乌县小寨小学教学楼由中方建设完成,将改善8个村寨300余名适龄儿童教学条件。未来项目其他工程逐步建成,将持续改变“植烟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中老(丰沙里省)替代产业综合示范项目是云南农垦积极参与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近年来,云南农垦与老挝、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东阿联酋、迪拜等国家开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加快布局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和粮食安全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有8个项目纳入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国际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下一步,农垦集团将充分发挥云南省辐射南亚东南亚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把老挝、缅甸等国家作为战略重点推进国际化发展,加大在中老铁路沿线的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构建境外天然橡胶、蔗糖和粮食产业联合体。”云南农垦相关负责人说。
文章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