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浙江嘉兴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2022/12/14 14:47:3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据嘉兴市统计局网站消息,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多发散发的国内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嘉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经济稳进提质“十大百日攻坚行动”,惠企纾困等系列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据嘉兴市统计局网站消息,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多发散发的国内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嘉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经济稳进提质“十大百日攻坚行动”,惠企纾困等系列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克服超预期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加快恢复,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4771.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4%,较上半年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19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630.99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2053.68亿元,增长1.9%。
一、粮食生产保持平稳,畜牧业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6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粮食生产总体平稳,秋粮播种面积总体稳定,继续保持130万亩左右,全年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6.7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22万吨,增长3.3%;渔业产品总体平稳,水产品产量11.14万吨,增长0.8%。畜牧业稳定增长,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26.97万头,增长3.0%;三季度生猪出栏8.71万头,增长38.3%。
二、工业生产加快恢复,新兴产业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6.26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10.5%,高于全省平均3.1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提升7.3个百分点,呈现加快恢复态势。全市规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超六成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较上半年扩大9.1个百分点。前十大行业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讯、电气机械、建材、化纤等行业分别增长25.5%、23.5%、12.5%、7.5%、4.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
新兴产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6%、14.6%、13.0%和11.2%,增速分别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5.6个、10.6个、9.0个和7.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6.9%、19.6%、40.9%和43.1%。
三、第三产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亮眼
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53.68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8.6%和3.6%,较上半年提升1.0个、1.0个和1.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5%和4.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9个和2.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增势亮眼。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业)实现营业收入832.79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4.0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信息和科学技术服务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10.67亿元,增长19.7%;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数字经济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9.9%、20.8%和20.7%,增速均高于全市规上服务业平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四、投资增长总体平稳,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9.6%,增速较上月提升5.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6.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7%。
从投资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项目投资增长13.0%;制造业投资增长20.7%,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1.9个百分点,且高于全省平均4.5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4.5%和3.9%;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由上半年下降4.5%转为增长14.4%;交通投资下降19.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9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复苏回暖,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28亿元,同比增长2.3%,较1-6月、1-7月、1-8月分别提升3.4个、2.1个、0.8个百分点,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呈稳步回暖态势。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529.71亿元,同比增长2.2%;餐饮收入131.57亿元,增长4.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4.20亿元,增长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7.07亿元,增长2.5%。
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3260.1亿元,同比增长20.3%,高于全省平均2.7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388.2亿元,增长20.1%,与全省平均持平,增速较上半年提升3.8个百分点;进口总额871.9亿元,增长20.7%,高于全省平均9.5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降幅收窄,金融市场总体稳健
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840.74亿元,同比下降14.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00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3位,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2.4%,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5.0%,降幅分别较上半年收窄0.2个和2.7个百分点。财政重点领域支出较快。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5.93亿元,增长0.1%,其中科学技术、住房保障、卫生健康等重点民生支出项目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0.5%、78.0%和88.8%。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583.96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6月末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111.51亿元,增长14.9%,较6月末提升1.8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219.47亿元,增长18.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2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897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091元,增长5.9%,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看,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增长2.8%、5.6%,经营净收入分别增长2.0%、5.4%,财产净收入分别增长3.8%、7.7%,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5.7%、8.5%。
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6个百分点,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较上年同期缩小0.03,继续保持全省最小。低收入农户水平领跑全省。前三季度,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70元,高于全省平均4622元,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13.2%,增速快于全部农村居民收入7.3个百分点。
八、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前三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2.1%,较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交通和通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7.6%、3.9%、2.1%、2.1%、0.6%、0.2%和0.2%,医疗保健下降0.9%。9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环比上涨0.4%。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4.2%,较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0.4%,环比下降0.2%。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上涨12.7%,较上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5%。
总的来看,全市克服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扛起红船起航地的使命担当,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以更实的举措推进稳进提质攻坚战,加倍努力、超常发力、精准用力,持续推动经济稳定恢复向优向好。
来源:市统计局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