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品牌互联网广东null鍝佺墝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御美养生美容

行业资讯

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细内容

未来车载HUD的最终形态,AR HUD将成为人车交互新窗口

2022/8/2 10:15:33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近日,由谈思实验室Taas Labs主办的AutoAI第五届无人驾驶及智能驾舱中国峰会在上海隆重举办。

  近日,由谈思实验室Taas Labs主办的AutoAI第五届无人驾驶及智能驾舱中国峰会在上海隆重举办。本次峰会围绕着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大核心议题,20多位行业大咖汇聚一堂,分享最新行业洞见。FUTURUS未来黑科技汽车业务总裁邹丽女士受邀参与活动,探讨可持续驱动下的数智汽车商业化形态和未来趋势,并就“AR-HUD,下一代互联网人车交互新窗口”话题,展开交流分享。

  一、AR-HUD,有望成为未来车载HUD的最终形态

  汽车产品正慢慢从一个以“马力”驱动的出行交通工具进化成以“算力”为主的智能科技终端,这也导致汽车座舱形态、座舱功能和交互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智能座舱域中日益增多的车内外信息和车载功能时,驾驶员如何有效进行操控就变得极为重要。“当人集中注意力看一个目标时,只有在黄斑中心区的成像是最清晰的,周围区域都是模糊的。当你低头看这个仪表显示信息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看清楚道路的,并且余光也是停留在车内的,这在一个复杂驾驶的环境当中是非常危险的。但是HUD,哪怕你是在注意观察车速这个具体数字,你的余光还是停留在路面上,相比液晶仪表和中控更加合理和安全”,邹丽说到。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2021年中国市场HUD前装标配搭载率为5.72%,搭载量为116.72万辆,其中C-HUD占比为6.23%,W-HUD占比为89.49%,AR-HUD占比为4.28%。假设2025年W-HUD仍为车企主流方案,但由于AR-HUD的普及,W-HUD占比下降至60%,AR-HUD占比上升至40%。抬头显示系统作为智能座舱中具有代表性的功能之一,AR-HUD有望成为未来车载HUD的最终形态。

  二、深耕光学显示技术,打造真正的AR-HUD产品

  智能驾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新一轮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目前,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HUD专利申请都集中在日本、中国、美国三个国家。FUTURUS高度重视光学显示及交互基础技术创新,近三年来是全球HUD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中国公司之一。

  FUTURUS自研3D光场显示技术、AR Engine和多传感器融合算法,推出了光场AR-HUD产品,借助三维全息光场显示器实现裸眼3D显示效果,同时结合AR实时渲染系统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实现四维(三维地理坐标+时间)时空融合和对延时的极致控制,而不是用简单的动画或者动图模拟,有效解决车载AR由于融合不佳出现的眩晕问题。从增强现实的定义出发,这是首款真正的AR-HUD产品

  “3D光场显示技术作为一种更加符合人眼生理特性的技术方案,能够给下一代座舱的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也只有基于光场AR-HUD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才有后续的数据、服务以及后续的商业模式的探索”,邹丽表示。

  同时,FUTURUS也将光场AR-HUD多项核心技术下沉,提供搭载防抖算法和AR渲染引擎的普通2D AR-HUD产品。

  三、增强现实终端?AR-HUD将成为人车交互新窗口

  互联网发展至今一共出现两次模式切换,第一次是PC互联网时代,另一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邹丽总结道,移动互联网的巨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构建了移动互联网生态,但是对于手机公司本身,它实际上是没有从这个生态当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的。

  随着人工智能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连化、共享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汽车也正在由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演变,这些趋势将带来人的生活与出行方式的极大变革。以前风挡为显示界面的AR-HUD则有望凭借更大的显示尺寸以及更优的沉浸式体验逐步替代中控及仪表,成为人车交互的新窗口。作为增强现实终端,在新的人车交互方式下,AR-HUD有望成为汽车新的流量入口,重塑智能座舱硬件生态。而主机厂也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探索下一代互联网的生态,一旦成为现实,带来的将是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怡伽]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