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市“冬病夏治”治欠保支促和谐
导言:从滁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获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施行。
从滁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获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施行。滁州市结合宣传贯彻条例,坚持把劳动者权益保护摆到突出地位,融合多个部门力量集中狠抓农民工工资清欠保支,突出宣传预防,强化源头治理,防患于先,立足于早,处置于小,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该市连续四年在全省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获评最高等级A级。
抓宣传早预防。为确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贯彻落实到实处,结合我市实际,下发了《滁州市工程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办法》,得到省厅“全省看滁州”的高度评价,并结合《实施办法》制定了《关于印发滁州市建设领域劳资专管员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滁州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办法》等文件,组织开展共3期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共计1200余名劳资专管员接受了系统且详细的培训。实现“项目专人盯,用工专人管,制度专人抓”,筑牢根治欠薪工作第一道防线,全面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真正打造全市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一张网”。
抓监管早发现。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内容,结合滁州实际,率先在全省建成农民工权益保障监管系统,将全市统一对在建工程项目均纳入到监管系统巡查之中,打造“政府+科技+金融”的管理模式,通过“预警交办、办理反馈、评估考核、通报问责”的全流程管理,实现了“六全”功能,实现业务全网办理、人员全员直发、资金全程监管、过程全程预警、项目全面使用、数据全面分析,各职能部门可同时监看及时发现。截至目前,全市纳入系统监管项目1195个、涉及农民工25.6324万人,实现全覆盖在线监管目标。
抓惩处早治疗。发挥根治农民工欠薪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动员12个成员单位协同监管联合惩戒,采取“黑名单”管理,使违法失信用人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今年已发布典型案例1批次2个;深入开展执法月活动,活动以来,,监察机构审查自查表共计108个;市本级共累计现场检查在建工程项目37个,另复查工程项目12个,累计发现存在问题并下达整改告知37个。
作者:监察支队来源:滁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