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开发学材 扩大试点 提升办学内涵
导言:2009年—2016年,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先后分三批参与人社部切削加工(车工)、钳加工(模具制造)、服装制作与营销、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共六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并从2013年起,选择7个骨干专业扩大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质量。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2009年—2016年,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先后分三批参与人社部切削加工(车工)、钳加工(模具制造)、服装制作与营销、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共六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并从2013年起,选择7个骨干专业扩大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质量。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试点期间,制定《全面推进“冠名办班”式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办法》《工学交替管理办法》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试点班级全部实现校企合作冠名办班,“五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冠名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室、共建学生生活公寓,引进企业文化;企业安排培训师到校上课;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工学交替;企业颁发奖学金等。校企深度合作,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完全相融,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过程监控,阶段推进。试点教学过程中,专家组全程参与指导与监控。每个阶段的中期、末期进行定期研讨、评价、反馈,召开专题工作汇报研讨会,必须完成此阶段的试点教学任务、工作目标,取得预期成果,通过专家评审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试点工作,以保质保量完成试点教学任务。
专家指导,注重质量。全校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与9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多次专项活动,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与建议;请课程专家论证课程标准;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校本教材、学材的编写与审稿;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考评;听取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意见及建议,结合课程教学项目,及时配备相关高新技术教学设施,如电气专业的工业机器人,数控专业的装调与维修、世界集训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保证了一体化课程教学试点教学任务得以实施,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工学一体,开发校本教材学材。专用教材分为教材与学材,其学习内容来源于企业工作实践,即“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充分体现“教、学、做”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理念。教材重在指导学生怎么做,主要从知识准备、工艺分析、能力拓展角度编写,既是教师用书也是学生学习参考用书。学材重在提示学生如何做,主要从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流程角度编写,着重体现完成项目基本环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工作的学习方法。教材与学材配套使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这样更能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的学情,更具实用性。
制定标准,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制定《一体化教师资格认定与聘用标准》,组织一体化教师资格认定申报,依据申报条件,经个人申请、二级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定。分批次开展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试点专业骨干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选派专业教师开展企业实践。通过考核的一体化教师,由学校统一颁发一体化教师资格证书。初、中、高级一体化教师工作量系数分别设置为1.2、1.3、1.5,充分调动一体化教师的积极性。
扩大试点,量质并举,实现办学内涵全面提升。2013年学院选择骨干专业,根据一体化课改范围,以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为基础,数控加工专业为带动,各二级学院选择一个初中起点五年制骨干专业为改革试点,通过三年努力,开发完成全校骨干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编制建筑工程技术等七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分两批编写了48门一体化课程的校本教材学材,在试点班级开展教学试点。由此扩大试点专业,扩大专任师资,扩大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企业的满意度。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