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多举措推进种源安全提升种业水平
导言: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源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更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和人民生计。近年来,苏州推进多项举措,确保种源安全,提升种业水平。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源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更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和人民生计。近年来,苏州推进多项举措,确保种源安全,提升种业水平。
一是政策支持“挺”种源。近两年,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密集出台《苏州市现代种业发展方案》、《苏州市现代种业提升工作意见》、《关于开展苏州市级特色优势种苗繁育基地(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州市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苏州市稻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并计划认定一批苏州市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着力推动苏州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现代种业产业发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良种为农服务能力、强化种业市场监督管理等举措,明确15项重点工作任务,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优势种苗市场主体,全面构建农作物、畜禽、渔业种业全面协调发展,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
二是资源保护“留”种源。苏州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是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更是生物育种、种源创新的基础材料,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是留住种源、发展种源、创新种源的重要举措。2006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重点对地方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珍稀濒危农业物种资源开展保护,并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14家单位确定为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省首位。16年来,已累计投入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563万元,太湖猪、碧螺春茶树等13个类别的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近两年还对杨梅、湖羊等8个品种创新开展基因组全测序,全面建立资源基因指纹图谱,为进一步种源创新打牢基础。
三是技术创新“制”种源。着力发挥苏州市农科院、常熟市农科所在苏州市育种创新的领头羊作用,成立以来累计育成水稻、玉米、油菜、蔬菜、荷花等新品种近60个;引导社会化农业企业育种创新动能,形成了苏州华冠园创园艺、张家港神园葡萄、吴江区神元生物等一批在花卉、果品、中草药领域自主育种创新的优势种业企业。加大育种创新产学研合作,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苏州)”,提前布局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市农业农村局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南京农业大学(苏州)水稻种子技术研究院”,建设集水稻品种研发、种植模式示范、技术服务与培训一体的种业科技创新载体平台。
四是良种保供“控”种源。苏州坚持以选好品种、供好种子、促好收成为抓手,通过推行稻麦良种补贴政策,建立种子直供体系,着力推进全市稻麦品种优质化进程,优化稻麦品种布局,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避免低质、伪劣、未经审定的种子流入市场,从而铸就良种保供“铜墙铁壁”。2005年,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实行水稻良种补贴政策,17年来已累计补贴水稻良种7282.10万公斤,拨付市级补贴资金9892.96万元,补贴系列品种达30个,补贴种植面积1875.44万亩,补贴良种种植比例98.11%。同时,2019年在全省率先建立“1+5+N”品种综合测试体系,测试筛选优质高产且适合苏州本地种植的稻麦新品种,2020年共测试稻麦新品种212个,创建百亩示范方50个,示范新品种1万余亩。
五是市场监管“净”种源。苏州始终高度重视新品种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侵权套牌、制售假劣、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种业、种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全面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种业市场主体监管执法。近两年,市农业农村局共出动监管执法检查人员1195人次,检查次数307次,检查企业106次,上门督查种子门店742次、种子生产基地63次,共抽检样品1480个,水稻、小麦、蔬菜种子合格率均超过98%。自2016年《种子法》施行以来,全市共查处种子违法案件22件,罚没金额30.225万元,有力打击了种子领域违法行为,保障了种子使用者合法权益。组织《种子法》、《江苏省种子条例》宣贯培训28场, 1491人参加培训。
来源: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