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的智慧城市市场:投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城市
导言:在中国首家城市科技 (Citytech™) 集团一奇集团举办的线上论坛上,智慧城市科技被认定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为投资者提供了重大机遇。智慧城市应用将改变城市生活,并将城市地区的生活质量提高10%至30%。
在中国首家城市科技 (Citytech™) 集团一奇集团举办的线上论坛上,智慧城市科技被认定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为投资者提供了重大机遇。智慧城市应用将改变城市生活,并将城市地区的生活质量提高10%至30%。智慧城市科技并非没有挑战,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谨慎行事,无所作为。
7月29日,该线上论坛对中国智慧城市科技的未来进行了探讨。分享嘉宾包括来自投资界和科技界的五位知名专家,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前首席运营官关明生 (Savio Kwan) 先生和一奇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谭秉忠先生。
在活动上,谭先生说:“智慧城市科技为我们这代人提供了最大的发展机遇。它将对我们的城市、经济和数字生活,包括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此时市场正处于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三重转型时期。城市科技赋予我们称之为城市互联网的第三代互联网动力,城市互联网的规模将远超过其前身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将成为新数字经济的中心,而在新的数字经济环境中,每一家企业都值得重塑。”
另一位嘉宾,富达中国特殊情况基金的基金经理 Dale Nicholls 先生称:“智慧城市科技是一个新兴而极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市场规模。另外重要的是,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谭秉忠先生说:“中国已有800个城市在试点智慧城市建设,占全球智慧城市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城市已经在实施城市大脑等不同的智慧城市科技解决方案。不过,未来还会新增更多试点城市。我们现在仅在马拉松赛程的前10米:10年后,‘智障城市’和智慧城市将有明显的区别,决策者需要尽早做出选择。”
不仅仅关乎金钱
智慧城市科技的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还将对未来的城市生活产生显著影响。麦肯锡 (McKinsey) 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相关应用可将具体的关键生活质量指标(如环境质量、健康、时间与便捷性、安全、社会关系和市民参与度)提高10%到30%。智慧城市科技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全球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未来20年,中国将有超过2.3亿人迁入大型城市集群区域和新的城市郊区。到2040年,中国城市居住人口预计将占总人口的80%左右,因此迫切需要应对城市挑战。如果不使用智慧城市科技解决宜居性、可持续性和效率问题,城市将面临现有基础设施、系统和流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最终影响当地人民的福祉。此外,智慧城市科技还将影响世界上的所有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0%,当我们降低这一比例时,整个世界都将受益。
悉尼歌剧院和北京鸟巢等标志性建筑背后的资深建筑工程专家、奥雅纳(Arup)东亚区主席郭家耀(Michael Kwok)先生说:“从头开始建造净零排放的智慧建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不过,减少现有建筑的碳排放量也同样重要。如果我们无法评估需要应对的问题,则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时就需要深科技解决方案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洞见以创建解决方案。”
中国领先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公司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业务战略和创新研究院负责人彭强先生对此表示赞同,他称:“借助数字孪生等深科技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古老而美丽的建筑改造成智慧建筑,因此完全有可能将老城重新改造成智慧城市。”
“要让智慧城市科技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将它看作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其中一种研究方法便是,使用实时集成数字控制室来监测、预测、分析和发现各种机遇和问题。例如,随着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您需要这样的系统来持续开展预防工作并快速响应,以挽救人们的生命。”
最后,关明生先生还认为,智慧城市科技让我们有机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说:“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人们便几乎可以实现任何事情,未来的智慧城市就提供了这样的环境。为了建设智慧城市,您必须转变思维。老的思维模式已不再适用,需要采用新的思维方式。”
不容错过的机遇
在此次论坛上,大家一致认为:主流投资界尚未发现智慧城市科技,但现在是时候探索、学习和抓住这次机会了。
Dale Nicholls 先生指出:“在Fidelity,得益于我们经验丰富的前线市场研究团队,我们能够在富有前景的创意被市场充分理解之前提早找到它们。智慧城市科技是一项重大进步,应该会提供大量的机遇。”
谭秉忠先生总结道:“作为一名科技投资者,我发现在混乱中创造秩序的时代已到来。我们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点,伴随着很多混乱和变化,新的数字经济正在诞生。现在正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