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亮科技:信创驱动下的金融业数据库国产替代之路
导言:长亮科技积极响应国家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号召,所研发的存贷核心业务系统、互联网金融核心业务系统、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等多个银行核心业务交易系统均采用同一套架构的分布式技术平台,支持跨平台和跨数据库,实现业务系统对数据库的开放性和开发一致性。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业使用的数据库大多是Sybase、Oracle和IBM DB2等,在国际形式紧张、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为了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信息技术创新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在分布式、云服务、微服务等技术的加持下,我国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一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步步走向信创事业的深水区,特别是在银行业国产数据库替代等基础核心领域,可圈可点。
在信创浪潮下,国内数据库市场百花齐放,涌现了一批性能优越的国产数据库产品,如腾讯TDSQL数据库、华为GaussDB数据库、中兴通讯GoldenDB数据库、武汉达梦数据库、易鲸捷数据库等,历经多行业的多场景验证,已能满足很多用户需求。然而,在金融行业,国产数据库的应用却很少见,原因是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对交易类数据库的性能要求极高,国产数据库的系统生态不完善,应用案例少,基于国产数据库建立银行业务系统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并承担风险。
作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龙头企业,长亮科技积极响应国家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号召,所研发的存贷核心业务系统、互联网金融核心业务系统、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等多个银行核心业务交易系统均采用同一套架构的分布式技术平台,支持跨平台和跨数据库,对数据访问层进行封装,实现业务系统对数据库的开放性和开发一致性,可屏蔽不同国产数据库的SQL语法细节差异;使得其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可无缝对接各种不同的国产数据库。
长亮科技
近几年,长亮科技联合各类国产数据库供应商以及客户,脚踏实地,共建生态,逐步实现国产数据库的替代之路,成为国家推进信创战略迈出坚实步伐的一个缩影。
微众银行对国产化数据库的率先使用
2014年,中国首家民营银行及互联网银行 -- 微众银行成立,它的目标客户是数以亿计的QQ用户和微信用户,因此微众银行对核心系统的要求是能支持5亿客户容量,同时还要满足安全可控要求,采用基于开源系统的腾讯自研TDSQL数据库。
5亿客户量!在当时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基于传统架构的核心业务系统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通过调整达到分布式系统的设计要求,而且MySQL数据库在当时的银行业内基本没有应用,主流的是Oracle数据库。
这两个要求一出,很多参与POC的厂商在1周之内便退出角逐。但长亮科技的POC团队只用了1周时间便完成了与MySQL的对接工作,这得益于长亮科技自主研发的Java版核心系统。早在2010年,长亮科技就判断出Java语言天生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和对互联网业务的支持,因此毅然决定组建团队研发国内首个Java版银行核心系统,并在同年就完成了Java版银行核心系统原型开发。长亮科技Java版银行核心系统具有跨平台、跨数据库等多项前瞻性设计理念,这也成为了短时间内快速对接MySQL数据库的关键。MySQL数据库的成功对接,让微众银行对建设采用腾讯TDSQL数据库核心系统的信心倍增。
由于业界没有先例,所以那时候的长亮科技与微众银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动工建设之前,双方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业务方案和技术框架的设计,即便如此,开发过程中也遇到各种难题。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在分布式交易开发过程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先挑选一笔交易,召集所有的技术人员、项目成员和领导们一起验证,共同分析出需要优化的功能,再进行调优,接着是验证、调优,再验证、再调优……不断重复这些步骤,直到每一处都完成优化改造。
历时近一年,终于在2015年3月,微众银行核心系统上线,系统采用国产TDSQL数据库,很好地支持处理能力的横向扩展,支持海量数据的分布式技术架构,彻底从技术层面保证了系统运行的高效和稳定,成为国内首个去IOE的分布式核心系统,为金融业国产数据库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张家港农商行率先在传统银行核心系统采用国产数据库
国家精心制定的信创战略是一个长远计划,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与现实紧迫性,很多勇敢的先行者不断突破探索。2018年初,在信息安全及面临核心换代的内外因下,张家港农商行开始探索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方案可行性,并向微众银行交流取经,经过组织考察、POC测试、“两地三中心”架构的高可用测试,最终决定采用长亮科技分布式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腾讯TDSQL数据库。
虽然那时市场上已有一些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数据库国产替代,但主要是互联网银行或传统银行的非核心业务系统,在传统银行上却未有先例。而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应用场景差异很大,业务更加复杂,同时传统银行本身历史包袱很重,大部分系统都是基于“IOE”研发,系统全面改造的代价很大。
因此在张家港农商行新核心系统项目落地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最为关键的便是国产分布式数据库与核心系统的兼容性挑战。
TDSQL分布式数据库与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在特性上存在较大区别,如采用集中式数据库,数据集中在一个节点,开发无需考虑数据的分布,在实现某些功能时,SQL较复杂;而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是分散的,所以尽量要求单表操作,SQL简单。为了适配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长亮科技与行方前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平台及业务层代码进行了适配性改造,直至改造后的系统性能已完全可以和Oracle相媲美。
2019年8月18号,张家港农商行采用国产数据库的新核心系统上线投产且高效稳定运行,完全实现了以Linux操作系统、TDSQL数据库、X86服务器替代AIX操作系统、Sybase数据库、小型机服务器,成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成功采用分布式国产数据库替代国外数据库的首个落地案例。
系统架构模式具有良好的横向、纵向扩展性,性能突出,在X86普通服务器配置下混合业务场景模型TPS达6200笔/秒(较原系统TPS性能提升400多倍),并可通过在线扩展再次提高性能;批量代发代扣业务每1万笔业务在20秒内完成,存款季度结息提升了9倍,贷款季度结息提升了10倍,充分验证了国产数据库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领域已经具备完全的替代能力。张家港农商行新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国产化项目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研究学习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这让数据库的国产化替代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此次的成功,得益于长亮科技、银行客户以及行业监管部门推进数据库国产化替代的决心。
平安信用卡实现首个大型机集中式架构迁移到PC服务器分布式架构
自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战略启动以来,传统技术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平安信用卡业务敏捷创新和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也为了建设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系统,2018年12月,平安银行信用卡携手长亮科技正式启动信用卡“A+”新核心项目,开启“去大机化”的序幕。
在此之前,商业银行基于大型机的核心系统迁移到PC服务器分布式架构,从未有人实现过,即使是仅限信用卡业务,平安信用卡这个目标在当初,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事实上,大型机和小型机的迁移成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大型机的吞吐量和运算性能是小型机的许多倍,价格也比小型机贵得多,当年,为了保障性能和承载量,平安银行选择了大型机。而大型机采用的还是COBOL或者C语言,迁移到开源架构上,意味着所有代码要重新处理一遍,工作量非常大。与此同时,核心系统到迁移涉及到许多历史系统和核心会计账簿,隐藏的风险点很多,加之平安信用卡的业务还在高速发展,核心系统的更迭就好比高速换胎,技术难点多,对平稳迁移的考验也更大。对平安银行和长亮科技来说,无论局面多么复杂艰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历经700多个日夜,跑过数十万样本的测试验证和7轮全流程投产演练。 2020年10月31日, “A+”新核心成功切换投产。
“A+”新核心系统在应用设计上充分借鉴了长亮科技在信用卡领域授权中心、额度中心、发卡用卡中心的先进设计及相关功能,并采用腾讯TDSQL数据库,在信用卡系统领域多项技术指标实现业界领先:
首创交易和账务彻底解耦的信用卡核心应用架构;
首创全流程多租户运营模式的开放式金融云平台;
首创单元化分布式的技术平台,能够支持十亿级日交易量处理、十亿级交易账户;
支持数据驱动的交易处理能力及规则化的灵活定价配置;
极强的工具化支撑让“A+”新核心系统具有了更加高效、安全的服务能力。
新系统的成功投产对平安银行加快技术升级,通过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助力零售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长亮科技还助力湖北银行上线了采用国产通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核心业务系统,助力中信银行上线了结合国产数据库与云技术架构的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
再回望这一个个突破性的项目,从第一次吃螃蟹,到一批敢为创新争先者的涌现,让我们看到我国银行业数据库国产替代已蔚然兴起,国产数据库的技术能力日臻完善,满足银行多业务场景需求,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方面一路进阶发展。
正是像长亮科技、微众银行、张家港农商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腾讯等这些国产化数据库的生态建设者持续不断的努力,为我国银行业实现从0到1的国产数据库替代树立了行业标杆,为处于不同规模、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的银行实现数据库国产替代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路径和借鉴意义。
站在当前的时代节点上,中国正在谋划的是一个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的要求体现在金融科技领域就是站在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高度来看来金融信创工作,其涉及国产基础硬软件、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库系统等多方开放与合作生态的形成。未来,作为国家信创战略的坚定支持者与践行者,长亮科技将充分发挥在自主创新及核心系统安全可控应用实践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与国内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我国基于整个金融场景的安全可控生态体系,推进我国银行业信息安全可控进程,并把这种能力输出到海外市场,让中国金融科技具有世界影响力。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