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助力四川自贸试验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导言:近日,由成都首发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中欧班列抵达圣彼得堡舒沙雷火车站。这趟班列装载了677吨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波罗的海天然气化综合项目建设所用配套物资,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近两个月,为客户节省了路途时间,这样的便利是四川自贸试验区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身处内陆的四川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全方位联动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交通网络,逐渐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内陆开发开放新高地,如今的四川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
来自海关总署网站消息,近日,由成都首发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中欧班列抵达圣彼得堡舒沙雷火车站。这趟班列装载了677吨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波罗的海天然气化综合项目建设所用配套物资,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近两个月,为客户节省了路途时间,这样的便利是四川自贸试验区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身处内陆的四川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全方位联动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交通网络,逐渐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内陆开发开放新高地,如今的四川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
丰—这是一块“高产地”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7年成立,涵盖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和川南临港三个片区,总面积119.99平方公里。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凸显。为了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成都海关以监管制度创新为抓手,先后推出50项支持措施和25项自贸创新成果。通过政策集成、流程优化、科技赋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通,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相融,汇聚各类要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月26日,成都高新综保区双流园区内,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向海关申请办理了一套飞机发动机组件区域外发维修返区监管手续。
过去,企业开展区域外发维修业务,需对维修货物提供担保,区外使用的维修用进口料件也无法享受保税政策,需要征税后使用,外发维修和物流成本较高。
对此,成都海关联合厦门海关创新实施区域外发维修货物保税监管模式,对维修货物免除担保,区外维修用料件保税,简化了手续,提升了效能。2020年,该模式为企业降低物流费用80%,物流耗时压缩5至7天,平均每个维修件节省约20万元担保额度。
在位于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跨境体验店“蓉欧荟”,市民可以买到德国巧克力、法国红酒,琳琅满目的商品整齐摆放在货架上。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澳洲车厘子、马来西亚榴莲从采摘到市民的餐桌仅需十几个小时。
繁忙的口岸、繁荣的市场,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这背后是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大胆改革。以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为标尺,成都海关出台了一大批接地气的改革措施,优化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率先开展二手车出口试点、推动飞机保税融资租赁落地,首创加工贸易货物进入综保区保税检测监管模式,创新综保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管理模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客运货物出口模式。
截至目前,四川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4万家,进出口额超2700亿元,以不足四川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3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值、1/20的新增市场主体。
通—“管得住、放得开”
自贸试验区打开与世界“无缝链接”的大门,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朋友圈”不断扩大,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管得住、放得开”,四年来,四川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春江水暖鸭先知。制度创新释放了口岸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泸州为例,2020年泸州外贸企业已达691家,比2016年多了548家。泸州中海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亚红指着港口不远处一个个巨大的保税粮食筒仓说:“选择泸州,既考虑区位优势和开放要素,也看中当地良好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特别是海关‘小困难靠服务、大困难靠创新’的工作模式,给我们很大的惊喜。2019年,我们公司申请一个保税仓库,海关7天就帮我们办好手续,这‘泸州速度’真是不可思议。疫情期间,海关又探索了‘远程+现场’监管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很大支持。”
在成都高新综保区双流园区,成都海关推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关员常态化加班保障企业全天候通关需求,通过整合优化报关信息推送、光学号牌自动识别、电子运抵自动触发等功能,实现从生产运输到报关、查询、审批等多环节“并联”提速,节约了车辆进出区时间。
“现在货物进出区只要10分钟,环节少了,等待的时间也变短了。”成都汇晨物流有限公司关务罗阳表示。
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关实施“智能审图+先期机检”的“智慧旅检”工程,将旅客集中过关的“纺锤形”通关模式优化为前推后移的“哑铃式”通关模式,以空间换时间,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疫情形势下,成都空港口岸卫生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优化了旅客通关体验,关员也可借助系统全面掌握入境人员的境外活动及健康信息,进一步提高现场处置效率,空港口岸卫生检疫整体效率提升50%以上。
达—蜀道不再难
四年来,海关通过制度创新,支持四川自贸试验区利用“临空、临铁、临江”优势,构建水陆空对外通道,形成了“来的都是客,走的都是货”、通达天下的局面。
作为国内客流量第四的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依托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红利迅猛发展,捷报频传。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双流机场新开国际航线27条、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万人次、年出入境旅客突破650万人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际客运航班大量减少,“腹仓载货”运力严重不足。为拓展航空物流运力,成都海关全力服务“客改货”业务,支持成都提升国际航空运力。优化装卸流程,全时守候,精确响应,实现全流程“货物等飞机”,确保“即到即装即飞”。疫情期间,双流机场18条全货机航线“不停航”稳定运行,开通22条“客改货”国际(地区)航线,为畅通货运“空中走廊”保驾护航。
最快8天到俄罗斯、12天到波兰、13天到荷兰和德国……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持续拓展,联接境外55个城市、境内16个城市……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正是成都中欧班列运行质效不断提升的有力体现。
让货物不用走“回头路”。成都海关创新开展“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充分利用班列富余运力和空箱仓位资源,将传统的整列监管转变为按集装箱监管,班列集装箱从成列发运变为成组拼装快运,空箱仓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顺应了贸易订单小型化、高频率发展趋势,成都国际铁路港枢纽功能使中欧班列在新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有了成都海关的支持,我们国际铁路港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府的招商引资也进行得更加顺利。”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俸轩为成都海关的“硬核”举措竖起大拇指。
港口机械日夜轰鸣,运输车辆络绎不绝,集装箱叠放成列……依托长江水域的四川泸州港,眼前繁忙的景象令人惊叹。“在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方面,泸州不断取得新突破。泸州港‘天天直航快班’提升了‘黄金水道’运力,‘蓉欧+泸州港’号班列搭建起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连接,泸州—钦州、泸州—广州等铁海联运班列加快了泸州南向开放进程。”四川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吴浩对于开放通道建设如数家珍。
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不仅吸引了外地企业,也更加坚定了本土企业走出国门的信心。在泸州市合江县荔江镇柿子田村,果农们正在为连片的荔枝树除草。这片500亩的果园,是泸州首家注册登记的出境新鲜水果果园,也是四川首家注册登记出口荔枝果园。目前,这里种植的荔枝、泸州桂圆、合江真龙柚、脐橙等农产品均已走出海外,泸州竹笋及其制品每年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