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与德科集团共同主办第三届中欧人才论坛
导言:作为2020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2020中欧人才论坛于9月17日在北京举办。中欧人才论坛由中国驻瑞士使馆和瑞士德科集团(The Adecco Group)于2018年共同发起,已在苏黎世举办两届,在加强中欧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第三届中欧人才论坛首次在京举办。
作为2020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2020中欧人才论坛于9月17日在北京举办。中欧人才论坛由中国驻瑞士使馆和瑞士德科集团(The Adecco Group)于2018年共同发起,已在苏黎世举办两届,在加强中欧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第三届中欧人才论坛首次在京举办。
2020中欧人才论坛于9月17日在北京举办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德科集团(The Adecco Group)主办,北京外企服务集团(FESCO Group)、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中国驻瑞士使馆、北京大学协办,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召开,以“共享、共生、共赢 -- 构建全球人才流动治理新体系”为主题。论坛邀请到中欧院士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高校校长、国际组织负责人、欧洲在华和国内知名企业及研究机构负责人等200余位嘉宾出席,为推动全球人才交流合作,构建全球人才治理体系建言献策。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小东致辞,副市长卢彦主持开幕式,联合国代理驻华协调员洪腾、中国驻瑞士联邦特命全权大使王世廷、瑞士驻华大使罗志谊、德科集团CEO阿兰·德海兹(Alain Dehaze)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德科集团CEO阿兰-德海兹(Alain Dehaze)出席2020中欧人才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就加强国际合作,培养人才进行演讲。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皮埃尔∙索维奇在线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构建索烃和轮烷的探索,并分享科研团队合作、年轻科学家培养等方面经验及建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负责人布鲁诺介绍了当前全球人才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打造国际化人才发展生态的建议。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桂生以“中关村人才特区:全球人才‘共享、共生、共赢’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回顾了中关村人才特区的五轮改革创新,解读了全球人才发展的“共享、共生、共赢”理念。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桂生出席2020中欧人才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圆桌对话环节,论坛围绕“疫情下全球人才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建议”开展。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米歇尔∙马约尔,国际移民组织驻华代表柯吉佩,苏黎世大学校长迈克尔∙舍普曼,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德科集团CEO阿兰·德海兹(Alain Dehaze),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一谔参加对话,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球人才交流合作。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一谔参与圆桌对话环节,就疫情下全球人才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建议发表看法
德科集团在本次论坛上,分别与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和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签署了备忘录与协议。通过与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签署的《关于联合举办中欧人才论坛合作备忘录》,建立起论坛长期合作机制,努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拓宽北京市引才引智渠道。另一方面,与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签署了《关于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并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重点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培养业务,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职业转型和人才发展服务。
同时,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在论坛上联合发布了《城市人才粘性指数报(2020)》。指数选取了全球29个标杆城市(亚洲14个,欧洲11个,北美洲4个),从经济基础、创新潜能、文化开放、生态健康、社会福利、公共生活6个维度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人才粘性指数排名榜单,分析规律特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与德科集团签署《关于联合举办中欧人才论坛合作备忘录》
在论坛上,德科集团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介绍AI(人工智能)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虽然大家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已经普遍接受AI的存在,但它在应用于人才招聘时仍存在许多缺陷。鉴于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以及关于包容性和反歧视的讨论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方必须确保AI是可以帮助纠正偏见而不是放大。研究发现:
由AI 加持的招聘越来越流行,但是它的使用并不总是毫无风险的。83% 的白领认为在3年内AI 将逐渐能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高达 96% 的人预计这项技术将提升他们的工作价值。由AI加持的招聘显现出节省时间、保持一致性的主要优点,但研究同样发现其存在缺陷,尤其是当 AI 算法在筛选应聘者的技能和素质时,可能会因为偏见产生偏颇的结果。
修正有偏见的算法,可能比修正有偏见的人要容易。AI经过训练,可以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并有效地重现它们,因此无监督的AI系统比人类还能复制偏见。理论虽然如此,但随着这项技术的迅速发展,算法偏见仍然比人的偏见,即那些无意识、根深蒂固并且能够影响行为的习惯性刻板印象,更容易“修正”。
理想的招聘模式,是将经过良好编程的AI 和训练有素的人结合在一起。对数据科学技能进行投资,并确保以无偏见的方式分析和使用数据现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依靠AI 来推动决策的公司也必须将员工的技能再培训和技能提升纳入日程,确保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