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诚健华:跨过五年发展的座座高峰 迎接未来更迅猛的发展
导言:2020年3月,正当新冠疫情肆虐,美股几次熔断的动荡局势下,香港联交所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家以“云路演”,“云敲锣”成功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诺诚健华成为2020年第一家通过港交所聆讯的生物医药公司,开创了港交所企业上市创新模式的先河,也标志着成立仅五年的诺诚健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2020年3月,正当新冠疫情肆虐,美股几次熔断的动荡局势下,香港联交所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家以“云路演”,“云敲锣”成功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诺诚健华成为2020年第一家通过港交所聆讯的生物医药公司,开创了港交所企业上市创新模式的先河,也标志着成立仅五年的诺诚健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5年,1827天,一切都要源于科学家和管理者的碰撞。一位是世界顶尖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一位是国际公认的新药开发专家并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崔霁松博士。而这一碰撞的初心则是要为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做点儿贡献。
彼时,中国医药工业蓬勃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原料药、仿制药生产,甚少有创新药,尤其是肿瘤和自身免疫类疾病,中国发病率高,生存率比欧美要低,因此找到更适用于中国人的创新药至关重要。
诺诚健华的成立就是致力于用前沿技术驱动新药研发,为中国以及全球患者提供创新药物。5年后,11款候选药物、120项专利申请、近400人的团队、12,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80,000多平方米的在建生产基地……这样的一份成绩单,背后是诺诚健华研发创新、临床开发、管理以及商业化等团队这五年全力以赴地付出,也让诺诚健华在成立四年半并能在2020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站在新的起点,诺诚健华初心未改,期待着用更多更好的创新药满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诺诚健华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越过了传统药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阶段,而这正是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经历的时代缩影。我们很自豪见证并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我们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我们要跨过更多五年,为中国以及全球患者研发出创新药,”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崔霁松博士说。
跨过一个又一个高峰
怀揣着远大的梦想启航,诺诚健华走出了坚实的步伐。从最初的十几人团队发展为中国生物医药版图上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从2015年北京和南京实验室开工到2017年创新药物平台正式亮相并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从2018年诺诚健华广州生产基地破土动工到2019年启动美国新泽西办公室,诺诚健华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没有阻挡诺诚健华奋进的步伐,通过“云路演”的方式,诺诚健华成为首家在港股市场采用“云敲锣”上市的公司。
业务上的突飞猛进,带来的则是强劲的候选药物管线,从2017年BTK抑制剂奥布替尼针对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和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细胞淋巴瘤(SLL)启动国内临床试验,到承担“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度课题,再到2020年初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受理和优先审评, 从2018年泛FGFR抑制剂ICP-192获得国内临床批件到2020年ICP-192完成首例胆管癌和尿道上皮癌患者入组,以及泛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K)小分子抑制剂ICP-723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此外还有多款候选药物处于IND准备阶段,诺诚健华已经形成均衡完善的药物研发管线。
与此同时,从2019年奥布替尼在美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到2020年ICP-192在美国启动首家临床研究中心,诺诚健华国际化的布局也在稳步推进。
“在我们发展的道路上,管理团队、研发创新、临床开发以及商业化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在业务上更是精益求精,在药物化学、靶点发现、生物学研究、药理学、毒理学、临床试验等众多领域发挥专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依旧坚持这一点,”崔霁松博士说。
创新为未来发展提供动力
“人才是研发创新实力的基石。走进诺诚健华的实验室,你就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的活力和激情,他们为能开发出自己的第一粒新药锲而不舍地努力着。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要改变国人的观念,要让他们认识到本土创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要优于进口药,”崔霁松博士说。
诺诚健华所有的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目前北京和南京的研发中心拥有近100名科研人员。不管是海归,还是本土名校的博士,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创新药研发能力。作为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施一公教授又为新药发现提供协助和指导,助力前沿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
从研发创新、临床开发、未来强大的生产基地以及商业化建设,诺诚健华集结了一体化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能力,也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继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于诺诚健华
诺诚健华(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类疾病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适用于中国病人高发的淋巴瘤、肝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类疾病。现有多个新药产品处于临床及临床前研发阶段。公司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美国新泽西和波士顿均设有分支机构。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