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升级在即 产业在线联合TCL开启2020空调产业绿色行动
导言:6月16日下午,由产业在线主办、TCL 空调独家冠名的“智慧新柔风领跑新能效——2020空调产业绿色行动”主题活动以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启。
6月16日下午,由产业在线主办、TCL 空调独家冠名的“智慧新柔风领跑新能效——2020空调产业绿色行动”主题活动以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启。
在“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及“绿色消费”活动即将来临、空调能效新国标即将实施之际,产业在线联合TCL空调举办此次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及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双方推动空调产业绿色发展的初心和使命。
能效新标开启 国内空调变频化替代加速
众所周知,空调能效新国标《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9)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可谓是“史上最严”空调新能效标准,新标准实施后,所有定频空调和变频三级能效都被列为非节能产品,将面临淘汰。这对于各大空调厂商来说意味着一场大考,对于空调市场来说更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过程。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在现场对新标准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今年是空调节能方面的一个“大年”,一个是因为正在落实的《绿色行动方案》,另一个就是行业新标准的实施。标准方面,本次新标是历次标准修订中提升幅度最大的,由此带来的成本提升也很大,企业因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发表演讲
不过标准提升带来的节能效果也是显著的,根据相关测试,节能产品和普通产品的耗电量对比,相当于节约了一个冰箱的耗电量。而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也有明显提升,有统计显示,70%的用户愿意购买节能产品,另外,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等消费新政将有效冲减成本方面的压力。这些都将促进节能产品的推进。
产业在线家电事业部总监索晓芳也指出,在政策标准、品牌引领、供应链资源等方面完备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国内空调全变频化将指日可待,其中二级能效产品将继续保持优势。
产业在线家电事业部总监索晓芳发表演讲
因为能效等级的提高,定速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将不再具有更多竞争优势,所以变频产品的比例必将快速提升。今年空调市场预计出货端变频的比例有望达到70%,而后随着明年旧库存的产品停止销售,国内变频比例将会持续提升,到2022年初步预测将会超过90%。
虽然今年的疫情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短期波动不会改变长期发展趋势,在空调这么大体量的市场里,品牌、产品都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而且价格战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地缓和,希望业内企业能够把握整个能效升级和消费多元化创造的结构性调整机遇。
新品来袭 TCL空调“智慧柔风”技术领跑行业升级
在“空调直吹”这个业界难题上,TCL 空调给出了一个出色的答案,同时也是最为用心的答案。TCL 空调智慧健康柔风系列均搭载了 TCL 空调首创的“智慧柔风”技术,通过14片可开合仿生柔风叶片组成的层流柔风系统,将传统空调出风气流急,速度时高时低的紊乱硬风,分散为出风速度低、流动平稳的层流柔风。
制冷状态下,柔风叶片微孔朝上,利用附壁流效应使柔风向上吹送,形成自上而下的舒适沐浴式气流,给人如沐春风的享受;制热状态下,柔风叶片微孔朝下,地毯式送风让人感觉暖而不燥,气流舒适满意度比普通空调提升37%。
在行业新标实施在即的端口,该项技术再度升级。TCL 空调现场发布的 U润、T睿等智慧柔风新能效系列产品,均符合新国标一级能效标准。该系列产品在节能、舒适和智能方面,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健康舒适的新体验。
以 T睿柜机为例,采用国际知名稀土压缩机,开机后最高66HZ 高频启动,实现30秒急冷60秒速热,达到设定温度后最低1HZ 低频运行;远高于国标新一级4.2要求,平均一年节能278度,节省电费172元(以广东省中山市电费0.62元/度为参考标准)。
在活动现场,TCL 空调事业部产品中心总经理熊军发表了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 TCL 空调全力为用户打造智慧健康生活的理念。他表示,在空调领域,智能、健康和高能效是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 TCL 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要想实现空调技术的真正创新,就要把用户的核心需求放在第一位,认真思考如何凭借创新解决用户痛点,为用户营造舒适体验。
TCL空调事业部产品中心总经理熊军发表演讲
TCL 智慧健康柔风空调正是以其特有的全维度柔风系统,形成了在直吹感受、覆盖范围、冷热效率、易操作等方面全维度体验的完美闭环,一举解决了空调使用中消费者最关注的健康、舒适、智能三大痛点,为使用者带来愉悦体验和极致享受,成为引领消费潮流的重要选择。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