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变革,不突破:发展之路上中锐地产正坚定前行
导言:2018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环境依然严厉,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质量的规模提升”成为众多房企的共识,不少房企都进入了高度“规模竞争”的游戏,行业生存门槛持续提高。
2018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环境依然严厉,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质量的规模提升”成为众多房企的共识,不少房企都进入了高度“规模竞争”的游戏,行业生存门槛持续提高。
为应对当前竞争,众多中小房企适时求变,在组织、团队、机制等方面寻求改革突破,这既是企业长足发展的要求,也是应对当前行业趋势的必然。在此背景下,一家历经多年平缓增长的百亿规模房企—中锐地产,自6月起,也开启了一场深刻而坚定的变革。
目前,中锐地产集团内部已完成组织机构改革,正逐步升级团队,构建“大运营管控”体系,完善多元激励体系,通过系列举措为组织赋能。变革的成效已逐步在拿地端显现。截至目前,中锐地产集团年内在土地市场已先后斩获厦门、杭州、苏州、南通等地6幅优质地块,其中超过一半是在变革启动后短期内获取的。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土地市场的发力,中锐也首次进驻厦门和南通,布局版图进一步扩展。
以中锐地产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寻其变革背后的发展逻辑和攻略,有助于审视当前行业背景下中小房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行业同类型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组织赋能,打造承载500亿目标的管理力
2018年,中锐地产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即在2017年的基础上,实现年复合增长50%以上,到2021年集团成立25周年之际,冲进500亿阵营。
然而,虽然位居百强企业,中锐地产近几年的发展却不温不火,尤其在当下地产形势下,面临的人才、品牌和资源的缺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要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在危机的环境中实现自我突破,前提要求就是具备与之匹配的管理能力,正因如此,中锐地产的革从架构及团队开始,通过组织赋能,储备厚积薄发的力量。
过去,中锐地产是三级管控架构。调整之后,中锐地产的上海和苏州两级总部合并,统称为“中锐地产集团”,集团总部在地产开发板块成立九大中心,整个管控体系走向平台化和扁平化。
不仅如此,中锐地产在团队建设、人才配置上更是快速推进升级。自明星经理人胡俊加盟出任总裁后,伴随架构的调整,总部多个中心和部分城市公司都进行了强力引援,从中南、正荣、蓝光、福晟等快速发展型企业引进了多位高级管理人员。这批优秀经理人的加入,无疑在工作视野、管理模式、发展格局上都给中锐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思路。
今年的半年会上,中锐地产正式明确了构建“大运营管控”机制,完善“投融管退”多元管理和激励体系两大措施。其中,“大运营”机制着力于业务协同基础上的经营绩效管控,多元激励体系着力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激情。两大举措为具体的战略推进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引。
多样拿地,增加规模发展土地储备
对“三年500亿”的目标而言,土地储备是基础。变革以来,中锐地产在投资拿地方面正逐步坚定“双聚焦”战略,瞄准目标区域的重点城市圈,聚焦可售性住宅产品打造。
今年以来中锐获得的6幅优质土地中,3幅在大本营江苏,分别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及南通苏通科技园区;2幅在杭州,分别位于发展潜力巨大的余杭经济开发区和大江东区。“中锐拿地策略就是继续做透江苏大本营,同时深耕杭州、南京、武汉几大重点城市圈区域。”对此,中锐地产投资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明确区域布局策略后,拿地的方式和技巧也很关键。在行业“合作开发”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本着“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理念,中锐的大多数地块也均是通过合作方式取得。除在传统地产开发项目中进行合作外,对今年首次进入的厦门,中锐在合作中也携教育品牌“华锐”入驻,重点打造厦门华锐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如果说拿地考验的是判断能力,拿地后考验的则是运营效率和产品能力。中锐除了提升拿地和运营能力,更在产品力方面不断修炼内功。精耕住宅地产多年,如今中锐地产已经形成“尚城系”、“星系”、“琅石系”三大住宅系列产品线,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不仅如此,基于集团“地产+教育”双轮驱动的优势,中锐正在稳步推进地产和教育产品标准的融合和落地,比如设计的前端力图从景观规划、公共空间、户型设计等全维度进行教育功能嵌入。以中锐的最新作品—张家港中锐弘阳•星唐府为例,它在景观设计中引入六大私家植物景观组团作为儿童的“课外自然教室”,实现了住和学的巧妙融合,通过创新不断凸显独特的产品优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中锐地产在资本运作方面也有新突破。上半年,中锐控股成功收购丽鹏股份控股权,为企业稳健运营提供了有利和持续的保障。
组织赋能、团队升级、突破拿地、精准运营、产品研发……这场为了实现500亿规模的运筹布局,排兵布阵,必将帮助中锐地产将迎来更加立体、全面的未来。对于这家样本企业的变革之旅,行业也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