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国资国企这样发力
导言: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挑大梁”的重任。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决胜之年,云南如何发力?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挑大梁”的重任。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决胜之年,云南如何发力?
云南近日召开的全省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划出了重点:云南国资国企将坚持价值创造,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继续一手抓防风化债、一手抓高质量发展,找准比较优势,用好自己所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培育进的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更好服务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价值创造为中心
着力实现内涵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基本导向和评价标准,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引领性目标。
2025年,云南国资国企将实施“一利五率”和增加值考核管理,将增加值核算纳入经营目标考核管理体系,用营业收现率替换营业现金比率,总要求是“一稳二增四提升”,即资产负债率保持总体稳定,增加值、利润总额稳定增长,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
坚持解决突出问题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将问题整改与制度“废、改、立”联动起来,对企业现代治理体系和管控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整体性安排,标本兼治、固本强基,使企业布局结构、组织架构、管控体系、薪酬制度等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云南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云南国资国企要打破思维定势、破除路径依赖,牢固树立国有企业一定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引领性,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形成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持续涌现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相结合,着力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切实负起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坚决摒弃“等靠要”的躺平思想,对各种潜在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下好预判风险的“先手棋”,打好应对风险的“主动仗”,筑牢防范风险的“防火墙”。
云南国资国企将坚持激发活力与严格监管相结合,着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尊重和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各企业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改革探索,使企业更加具有生机活力。
提质增效稳增长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必须狠抓提质增效稳增长。会议要求各企业要积极主动优化调整经营策略,切实把重心转换到依靠创新的内涵型增长上来,狠抓市场开拓、管理挖潜、降本增效,集中有限资源把行业做精做深做透,通过服务、质量、体验等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穿越周期中蹚出一条发展的新路。要尽快把发展的重心转换到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上来,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加快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努力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国家有税收。
国有企业作为云南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必须在产业升级中走在前、作表率。2025年,云南国资国企将持续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全面系统总结省属企业“十四五”规划纲要落实情况,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推动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合理配置,更好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有企业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稳增长责任重大。要围绕持续壮大“三大经济”、高原特色农业、旅游升级,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产业项目,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明确产业布局思路、目标、方向和任务,有计划、有节奏地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加快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会议提出,要研究推进省属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研究制定国有企业“一盘棋”整合重组方案,统筹谋划好省属企业整合重组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推进国有资本和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加大科创力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塑造全球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创新。两者统筹推进,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
如何以创新撬动传统产业升级?全省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各省属企业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和内部潜能,依靠技术创新、要素创新,稳步有序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客观规律,聚焦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根据发展潜能和比较优势找准细分领域,“一企一策”开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和实施方案,并纳入“十五五”发展规划,加快构建适合自身经营发展的新赛道、新路径和新业态。
在国企改革进程中,云南以创新驱动为牵引,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升级传统产业为两翼,推动省属企业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决不能盲目求新。2025年,云南国资国企将坚持新旧融合互促,让传统产业持续发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支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同时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实现“老树发新芽”。
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平台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攻关,共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有条件的企业要力争打造“灯塔企业”,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要健全完善多元筹措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各类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要以更大力度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制定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科技人员更期盼的创新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让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在企业蔚然成风。
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能
会议提出,要切实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各省属企业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抓紧抓好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攻坚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开展“董事会建设提升年”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抓紧抓好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攻坚落实。
2025年,云南国资国企将坚持回归本源,发展与企业产业相符合、与主业需求相配套的金融业务,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范融资行为。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必须加快提升监管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为此,云南国资国企将加快打造集中统一、专业高效、上下协同、监督有力的国资监管体系,更好履行职责使命。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国资国企工作的总原则。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要紧扣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针对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公司治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努力成为治企兴企的行家里手。着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把省属企业打造成人才高地。
云南国资国企将把干劲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瞄准方向稳扎稳打,不断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进一步激发国企向新活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充沛的动能。
文章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