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融监管局风险提示:银行账户“风险管控”
导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账户被“管控”之后应如何做呢?为此,特发布以下关于银行账户使用的风险提示,解答消费者关于银行卡风险管控的疑问。
银行账户风险管控是防范不法分子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防线,是化解金融风险、协助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银行卡使用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账户被“管控”了,如限制交易、账户冻结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账户被“管控”之后应如何做呢?为此,特发布以下关于银行账户使用的风险提示,解答消费者关于银行卡风险管控的疑问。
一、账户被管控的原因
1.异常交易行为。银行监测到账户出现异常交易,如大额交易、频繁转账、快进快出等交易模式,可能会触发银行的风控措施。公安机关也会对交易异常的账户进行监测,从而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
2.身份信息不完整或错误。如果持卡人的身份信息提供不完整、信息过期未更新,或使用他人电话号码进行银行卡申领等,银行可能限制该账户功能。
3.司法或行政机关冻结。持卡人涉及洗钱、诈骗等司法案件,法院、公安等机关可以冻结银行账户。
4.账户存在安全风险。当银行预警到账户存在安全风险,如,被他人盗用、银行卡信息泄露等情况,银行就会冻结账户限制交易。
二、账户被管控后如何恢复正常使用
一般情况下,持卡人需要先了解账户被管控的原因,银行卡被管控的原因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第一,对于存在异常交易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到银行网点进行核验,出具正常使用账户的相关交易证明,如交易合同、收货单据等,银行审核通过后即可解除限制。
第二,对于个人信息不完整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前往银行网点或者通过手机银行完善个人信息。
第三,对于存在风险隐患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向银行提出解除限制的申请,并及时修改支付密码。
第四,对于司法冻结的情况,持卡人可向开户银行进行咨询,获取法院、公安等冻结机关的联系方式,了解冻结原因和案件情况,然后处理后续事宜。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样、手段翻新、影响恶劣,呼吁广大金融消费者充分理解和支持金融反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账户开立、使用过程中的各项审核监测工作。
同时,提醒消费者要依法依规使用账户,不要出租、出借、出卖自己的银行账户和身份信息,提高账户安全意识和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定期核对账户信息,及时关注银行的风险提示,如存在账户被管控的情况,及时与银行取得联系并咨询了解原因,积极配合处理。
来源:山东金融监管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