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委员会扎实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工作
导言:前瞻、及时、精准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赢现代防汛战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条件。淮河水利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聚焦流域防洪和水库调度等实际需求,印发《淮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施方案》,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不断完善现代化水文监测预报体系,为做好水旱灾害防御调度工作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技术支撑。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前瞻、及时、精准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赢现代防汛战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条件。淮河水利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聚焦流域防洪和水库调度等实际需求,印发《淮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施方案》,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不断完善现代化水文监测预报体系,为做好水旱灾害防御调度工作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技术支撑。
构建卫星雷达监测预报体系,开展“第一道防线”先行先试,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编制完成《淮河流域沂沭河水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先行先试实施方案》《淮河流域沂沭河中上游测雨雷达试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浮山至洪泽湖段测雨雷达试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推进流域四省编制测雨雷达先行先试实施方案。研究测雨雷达组网方案和布设地点,完成沂沭河水系测雨雷达建设实地查勘和选址工作。建设风云4号和葵花8号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实时接收应用大范围云图成果,实现提前研判降水趋势;动态接入中国气象局、水利部信息中心和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等部门共享的天气雷达拼图产品,提升日常值守监视和降雨态势研判能力,为迎战主汛期暴雨洪水、提前发布预警赢得了更多时间。
完善雨量站、水文站网,推进“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建设,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编制完成《淮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建设分析专题报告》,进一步完善站网布局、结构和功能。流域内现有报汛雨量站、水文站、水位站6300余处,实现了对重点防洪区域干支流、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全覆盖,能够有效控制主要河湖水文情势。2020年洪水后,接入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水文单位近3000座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信息,并在淮河重点防洪区域正阳关以上淮河干流一级支流入河口新建8个水文站、增设9套水文监测设施。暴雨洪水期间,流域水文部门加密测次,密切监控洪水过程;关键期,王家坝、鲁台子、吴家渡等水文站每小时报汛一次,每天实测流量3次,及时收集传送测报数据,为防御洪水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支撑。
强化技术攻关研究,开展“三道防线”全融合应用,提升洪水预报预警能力。从云团监测预报开始,研发短临降水预报模式,提供逐小时网格降水预报成果,提前对洪水灾害发生进行预警;集成中国、欧洲中心、WRF等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成果,开展未来3天、5天、7天、9天洪水滚动预报;联合安徽省气候中心开展基于天气气候和动力统计的预报技术研究,构建淮河流域延伸期预报模式,发布空间分辨率为0.25°×0.25°分辨率降水预报成果,填补流域10天至30天降水预报盲区。优化“降雨一产流一汇流”业务计算流程,通过雨量站实时监测落地雨,掌握上游降雨位置、强度,开展精细化洪水滚动预报和分析推演,对“第一道防线”预报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增加“第三道防线”预报功能,通过水文站网实时掌握水文数据,融合专业人员经验,结合实际因素加密研判,对“第二道防线”形成的洪水预报结果进行河道“演进”动态调整预报,并及时与水利部、流域相关省市水文单位开展滚动预报和会商研判,形成流域水文支撑合力。流域内构建128个中型水库预报方案,增加山东半岛10个河道站预报方案,修订钐岗、王家坝(总)站等水位流量关系,进一步扩充现有水文预报方案体系,为洪水快速精细化模拟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淮河水利委员会将继续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步伐,逐步开展测雨雷达建设与应用先行先试,有针对性地合理布设雨量站、水文站,持续完善监测预报系统平台,不断提升洪水预测预报能力,努力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为打赢现代防汛战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