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沙土、缺水、荒凉……说到甘肃河西的戈壁滩,似乎这些毫无生机的词语才是它的“标配”,如果是让你把它和“菜篮子”“鲜嫩水灵”“四季常鲜”联系在一起呢?在戈壁滩上发展农业,孕育“甘味”,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近年来,甘肃不断加大对于设施农业的探索和投入,截至今年,40万亩的戈壁设施农业已经让河西的戈壁滩变成“商品粮基地”、“瓜果基地”和“蔬菜产区”,出产的蔬菜、瓜果远销北上广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市场。培育出的一批品牌,也成功助推“甘味”品牌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
探索戈壁“甘味”的无数种可能
2023年6月,在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上,甘肃相关负责人发言提到,甘肃现有40万亩戈壁设施农业,从产量的角度测算,相当于增加了近100万亩农田,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
缺水干旱的河西走廊,有着丰富的光热资源、大量未利用的戈壁荒滩以及较少的病虫害等优势,这也使它成为发展戈壁设施农业最为理想的地区。
近年来,甘肃抓住这些优势,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同时利用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重构了作物生长环境,突破了传统农业对水、土等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戈壁农业开发利用道路。
以戈壁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甘肃省成功申报创建国家设施蔬菜产业集群项目,近两年集中建成蔬菜育种中心7个,千亩以上生产基地28个,各类加工等生产线11条。河西五市15个县区、58个乡镇的20多万农户通过发展蔬菜和相关产业,每年增收20亿元以上。
截至2020年,全省累计认证蔬菜“甘味”区域公用品牌9个、企业品牌11个,“兰州高原夏菜”已成为全国知名区域品牌。通过实施“名牌战略”,“金昌高原夏菜”“金张掖高原夏菜”等地方知名品牌产量逐年增加,品牌优势不断凸显,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成功助推“甘味”荣获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品牌。
不仅如此,河西地区设施农业的生产领域也在不断拓展,瓜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及制种业等多个行业生机勃勃,打造出的“甘味”品牌也因为品质优良而热销北上广。其中“酒泉味道”“戈壁雪润”等一批品牌,成功助推“甘味”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
让戈壁“甘味”香飘更远
“甘味”已回甘,如何让戈壁“甘味”的香气更浓烈、更厚重?甘肃坚持“寒旱农业-生态循环-绿色产品-甘味品牌”发展路子,全面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如今“甘味”系列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省级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
武威立足资源禀赋,推动种养业的循环发展,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已渐具雏形。民勤肉羊、天祝白牦牛等5个农产品,“腾盛港蔬”“一年一穗”等37个企业商标分别列入“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名录;
张掖市将自己打造成全国知名、西北一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着力培育玉米制种、绿色蔬菜、张掖肉牛、优质奶业、戈壁节水生态农业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甘州娃娃菜”“民乐紫皮大蒜”等4个产品入选“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发年鑫鼎”“康翠蔬菜”等20个产品入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目录;
截至去年,酒泉市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的戈壁生态设施农业面积达17.6万亩,占全省戈壁生态设施农业面积的44%,实现了主要果蔬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于是,甜美的葡萄、清甜的番茄、酸爽的李广杏、醇香的蜜瓜……一系列酒泉“甘味”香气四溢,赢得了消费者的心;
海拔高、水质优良的金昌市利用自身优势,培育了“永昌胡萝卜”、“敦种金从玉”蔬菜等15个“甘味”农产品品牌,其中“永昌胡萝卜”“金川红辣椒”为代表的优质蔬菜已畅销东南亚和全国市场;
嘉峪关市调优产业结构,构建以精细蔬菜、现代畜牧、经济林果、休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推进品牌建设,申报认证绿色农产品,“紫轩”等特色产品入选“甘味”品牌。
甘肃省土地面积广阔、可用面积却十分稀少,这就要向戈壁沙漠要绿色、要效益。而河西各市通过设施农业带来的变化,不仅让戈壁滩和大漠变成了菜园、果园,壮大了“甘味”的品牌阵容,同时也成为巩固扶贫成果,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渠道之一。
唤醒荒凉,打造希望。让戈壁荒滩变成“金山银山”,河西“甘味”的逆袭之路已正式开启。
文章来源:甘肃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