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浙江嘉兴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导言:据嘉兴市统计局网站消息,一季度,嘉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开门旺,交出了经济发展高分报表。
据嘉兴市统计局网站消息,一季度,嘉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开门旺,交出了经济发展高分报表。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1618.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1.6个和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11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850.16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47.23亿元,增长6.0%。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养殖业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5.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7%,实现良好开局。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夏粮生产稳中向好,冬小麦苗情与上年相比长势相当。畜牧生产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2.31万吨,同比增长11.1%,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43.3%、18.2%、9.5%、0.6%。生猪产能稳步增长,一季度末生猪存栏28.44万头,同比增长11.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4万头,增长13.0%;生猪出栏8.44万头,同比增长35.7%。渔业生产延续良好态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有序推进,一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4.32万吨,同比增长2.3%。
二、工业生产好于全省,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9.58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全市规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3.6%。前十大行业中,电气机械、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分别增长52.3%、20.6%、17.9%和15.0%,明显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个、0.9个、2.6个和1.1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引领增长。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6%、21.6%、18.3%和12.9%,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均居全省前三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8.5%、44.8%、46.6%和72.3%,占比分列全省第2、第6、第1和第2位。
三、第三产业显著复苏,接触型服务业大幅回暖
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47.23亿元,同比增长6.0%,比上年全年加快4.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7%,较上年全年提升8.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8%和4.2%,比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1.5个和10.0个百分点,均实现由负转正;金融业、非营利性服务业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0.0%、8.9%;批发和零售业、营利性服务业平稳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5.7%、4.0%;房地产业降幅收窄,增加值下降0.7%,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10.8个百分点。
四、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0%,比上年全年加快5.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9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3.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9%。
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24.1%,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1.1个百分点,且高于全省平均4.7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61.3%。从投资结构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9.2%,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30.2%,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4.8个和19.5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明显回暖,外贸出口开局平稳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8.80亿元,同比增长8.3%,比上年全年加快5.3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568.80亿元,增长7.9%;餐饮收入40.00亿元,增长15.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8.87亿元,增长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9.92亿元,增长11.8%。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8.9%、24.7%,合计拉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5.7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1045.3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799.65亿元,增长12.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6.5个百分点;出口占全省的份额为9.6%,较上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进口总额245.67亿元,下降11.1%。
六、财政收入保持稳定,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420.9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14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18亿元,增长10.3%,其中民生支出180.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9%。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84.95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141.53亿元,增长24.2%。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647.84亿元,增长16.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其中住户、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分别增长6.5%、22.8%。
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6元,同比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1元,同比增长4.9%。从收入结构看,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增长2.9%、4.9%,经营净收入分别增长1.8%、4.0%,财产净收入分别增长2.8%、5.7%,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5.0%、6.9%。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显著。一季度,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41:1,较上年同期缩小0.03,城乡收入比保持全省最优。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缩小,兜底保障持续见效。一季度,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7124元,高于全省平均1885元,收入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11.1%,增速快于全部农村居民收入6.2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较上年同期缩小0.13。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1.6%,高于全省城市平均0.3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 “六涨两跌”,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分别上涨4.7%、3.2%、3.0%、2.1%、0.9%和0.1%;衣着、居住分别下降5.3%和0.2%。3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2%。
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9%;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4.9%,环比下降0.5%。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5.8%。
九、创新动能不断释放,民营经济彰显活力
工业技改持续加强。一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7.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3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1.1%,占比超过五成。创新产出保持领先。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717.13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51.4%,较上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民营企业量增质提。3月末,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72.05万户,同比增长8.0%,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5.8%、9.1%,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6.9%。民营经济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651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84.9%;实现增加值430.14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靠前发力,主要指标数据明显回暖,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实现良好开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企业生产经营依然承压,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对标“两个先行”、奋进“两个率先”,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