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财政“五巧投”擦亮“科里科气”底色
导言:自获批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合肥财政持续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不断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提高现有财力下重点项目保障能力。
自获批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合肥财政持续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不断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提高现有财力下重点项目保障能力。
股权“配套”投。对于科学中心具有明确产业化前景的项目,积极探索采取“财政补助+股权投资”的方式给予配套支持,已投入3.2亿元支持8个产业化项目,推动项目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融资“创新”投。针对市级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中心重大项目,探索由市滨投公司利用政策性金融、结合科技再贷款等政策进行融资建设,市财政通过注资支持提升平台发展能力。中科大临床研究医院项目已开工建设。
绩效“跟进”投。紧扣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平台建设等核心指标,以五年为周期设定新型研发机构绩效目标,逐年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2022年,市科技、财政部门联合印发《合肥市高质量新型研发机构分类支持管理细则》,按研发转化型、产业创新型、产教融合型三类,完善分类支持和分级评估模式。
靶向“精准”投。2022年科技部门兑现科技创新政策资金10.9亿元,是上年近3倍。其中聚焦支持研发,给予全市14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研发费用补助达4.2亿元,引导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28亿元。围绕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领域投入5000万元,支持首批12家企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预计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4亿元。
基金“放大”投。支持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直投型、高容忍度种子基金,重点扶持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和初创企业;支持壮大天使基金规模,助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支持参与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子基金。
在财政政策和资金带动下,合肥“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更浓更亮。合肥布局大科学装置数量达12个,居全国第三。2022年,合肥先进光源可研获批,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设施园区交付使用;35家新型研发机构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超400个,累计引进、孵化、培育企业超1000家;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34家,总数达6412家,同比增长40.1%。
来源:合肥市财政局网站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