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县财政大力支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导言:从浙江省财政厅网站获悉,位于浙南山区的青田县,具有1300余年的稻田养鱼历史,至今依然保持着“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稻花肥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
从浙江省财政厅网站获悉,位于浙南山区的青田县,具有1300余年的稻田养鱼历史,至今依然保持着“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稻花肥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多年来,青田县财政局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大财政投入,持续擦亮“稻鱼共生”的金字招牌,促进农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首批、中国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召开。
以扶持勤“培土” 深化“农遗”保护
始终保持稻鱼共生系统扶持资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台种粮综合直补、生态补贴以及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等惠农政策,助力遗产保护和发展;每年投入保护资金300万元,用于原种保护、核心区建设、科研合作等;争取到省循环有机农业试点项目5000万元、稻鱼共生全产业链提升综合试点项目3000万元等资金支持,持续提高遗产地农民从事稻鱼共生生产的积极性。抓住省数字化改革契机,支持建设“农遗保”稻鱼共生全产业链数字监管系统,植入“一杆农业眼”等监测设备,实现稻鱼共生环境精准智控,让千年农遗绽放新生活力。
以培育多“施肥” 深挖“农遗”价值
积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地价值实现机制,大力推广“强村富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资金试点项目,夯实稻鱼产业根基,加快建设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在全县5.54万亩稻鱼共生水田中,建成稻田养鱼为主的粮食生产功能区2万亩、省级稻鱼共生精品园2个、稻鱼共生主导产业示范园1个。提升产品品质,创新实施稻鱼米统一规划基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营销“五统一”模式,按标准给予财政补助,实现“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目标。支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稻鱼共生系统示范户、传承师。每年统筹安排农业品牌运营资金500万元,支持“青田稻鱼米”“青田田鱼”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稻米价格从原来的每斤2—3元提高至每斤10元以上,有效带动10万农民就业致富。
以谋划常“修枝” 深植“农遗”自信
全力筹措资金打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园,建成集农遗文化展示、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基地4个。依托稻鱼共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水旱轮作、稻药轮作等“稻鱼+”种养模式,如巨浦乡西坑村“贝母-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可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万余元,户均增收1万元。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万多青田华侨以及2万多家海外中餐馆,打造浙西南首个农产品出口销售平台侨乡农品城,开通农产品出口“快速通道”,成为农产品出口贸易国检改革试点,以舌尖上的美味传播中国千年农耕文明和智慧。2018年、2019年,青田县入选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2020年,成为浙江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优秀县;2021年,青田县传承发展稻鱼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入选浙江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来源:省财政厅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24小时热点图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