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安徽监管局:秉承“四心” 做好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控
导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实施中央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控是财政部监管局的重要职责。安徽监管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为抓手,秉承“四心”,着力推动资金下沉、政策下沉、要素下沉,确保公共财政调控目标平稳落地,充分发挥“探头”“哨兵”“参谋”作用,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来源:财政部安徽监管局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实施中央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控是财政部监管局的重要职责。安徽监管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为抓手,秉承“四心”,着力推动资金下沉、政策下沉、要素下沉,确保公共财政调控目标平稳落地,充分发挥“探头”“哨兵”“参谋”作用,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一、永葆“好学之心”,树牢“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思想观念
转移支付资金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稳定。一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吃透政策再用功。梳理各项资金文件,摸透政策制定意图,标明资金使用“雷区”,领会领悟文件要点,琢磨确定监管方向,克服“懂一点”困局,成为熟悉理论的“政策通”、精通业务的“活字典”、擅长工作的“一口清”。二是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共成长。建立“老带新”+“传帮带”制度,同频共振、同向聚合,通过“身边人教身边人”,积极探索“从大类到小类、从个别到整体、从下达到支出”的全新监管模式,争当监管领域的“行家里手”。三是他山石可以攻玉,择善从取长补短。厚植“空杯心态”,向兄弟监管局“取经”,学习先进经验,借鉴工作思路,补齐能力短板,克服本领恐慌,着力练就自己的“几把刷子”。
二、磨砺“担当之心”,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担当
一是搭建内部统筹的配合机制。牵头处室拟定转移支付监管工作责任时限表,统一监管方法,明确任务事项、完成时限、联系人等,通过事前数据梳理关注点、事中找准监管切入点、事后形成报告分论点,明确工作职责,固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任务。指定专人督促地方单位定期提供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分解情况,包括指标文号、项目名称、指标金额和拨付方式,资金使用单位根据明细项目按月填报资金收到、使用情况,并上传文档、表格等佐证信息经由地方财政报给我局,监管时结合现有台账,白纸黑字,两头对账。二是搭建多方联动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派出机构就地监管的优势,十指合拢,攥指成拳,提前思考、主动作为,拒绝“等靠要”,探索“借力”调研方式,建立“1+1+N”监管模式,即针对一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深入调研一个县区项目点,联合财政、医保、教育、人社等多个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核查工作。在联合监管体制中,各单位立足职责分工,信息共享、情况共商、成果共用、事项共管,不断丰富监管成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形成无死角、无盲区、无漏洞的监管新局面。
三、磨砺“创新之心”,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斗志
采取全面监管与重点县市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材料审核与实地抽查“双管齐下”,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资料审核制度,聚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监管事项,重点关注资金分配的及时性、使用的规范性和支出的可持续性,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针对性、时效性。一是解剖一只麻雀,分析问题共性。部分资金存在行业性、系统性的共性问题,例如在直达资金系统中发现的一些资金分配支出进度缓慢、系统信息录入不够及时完整等问题,提醒地方财政部门做好督促整改,以点带面,从源头规范,做到“发现一点、整改一片”,夯实管理基础,防范问题趋势化发展。二是前置一个关口,注重揭示风险。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采取“宏观视角+微观分析”模式,关注资金用途及流向,着力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揭示风险,消除隐患,通过提示、预警、下达关注函等方式,将部分问题从“治已病”变为“防未病”。三是画上一个句号,强调成果利用。系统整合突出问题,分析政策执行效果,定期开展“回头看”,督促地方财政、主管部门整改落实,通过电话问询、微信交流等方式密切跟踪处理情况,在监管中对整改效果予以关注,持续巩固拓展监管成果,由“当下改”转变为“长久立”,确保资金和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四、坚守“赤子之心”,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
在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抽审工作中,充分利用“线上看数据,线下问效果”模式,紧盯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站稳人民立场、收集民声民意,紧紧围绕危房改造、产业扶贫、饮水安全等百姓关注度较高的项目展开抽审工作,保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听取“沾泥土”“冒热气”的意见建议,保持向财政部司局请示汇报,对口径不明确的问题及时请教,努力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中,坚持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功”,坚持把群众“是否知晓、是否参与、是否同意、是否满意”作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必选项”,不仅“身入”基层,更能“深入”基层、“心入”基层。召开基层座谈、走进田间地头,入村逐户走访、收集调查问卷,走进群众“家门”、打开群众“心门”。全心全意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眼跟前”、做到群众心坎上,从根本上做好一名“人民的财政监督员”。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