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
导言: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增速高于全省4.5百分点、居全省第四,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登记科技成果682件;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0.19亿元,居全省第四。立项支持8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投入资金4000万元。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增速高于全省4.5百分点、居全省第四,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登记科技成果682件;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0.19亿元,居全省第四。立项支持8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投入资金4000万元。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优化高企奖补政策,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2021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90家,居全省第三。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截止3月底,累计收到509家企业申报材料。
注重研发平台建设。制定《滁州市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发展实施办法》,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考核激励等方式,培育建设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207个。积极创建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星创天地7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6家。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采取定向委托形式,投入资金850万元,开展“面向家电和医学诊断的多痕量气体快速识别产品的研究”和“明光市高玄武岩生产连续纤维与尾矿制备新型轻质高强绝热板材的研究”技术攻关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聚焦光伏、智能家电、汽车及装备制造、半导体等八大产业链重点领域,已实施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项目12项、投入财政引导资金1240万元,撬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1.84亿元。组织实施市级科技创新政策奖补兑现,今年一季度,已拨付资金977.6万元。
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建立“上海杨浦—安徽滁州”协同创新新机制,与上海市杨浦区签署《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打造“研发制造飞地”、共组科创产业基金、探索协同科技攻关、强化人才交流互动。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明光凹凸棒土产业研究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滁州园区、天长园区及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参与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建设,加快建设苏大天宫科技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等一批科创平台。
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100余家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成省院士工作站9家。设立2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目前已投资6家企业、7250万元。加强大院大所合作专项,近三年共备案大院大所合作178项,立项大院大所项目30个。制定《滁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对在滁企业购买先进技术成果并在滁转化的,按其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给与20%的补助,近三年,已补助企业和高校1200余万元。
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