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田县遵循发展规律 建设宜居乡村
2021/10/14 15:21:55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近年来,大田县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补短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大田县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补短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整治为重点,科学编制县域乡村整治规划,结合本地乡愁文化和产业特色,在规划设计、文化内涵、民居建设、景观打造上体现特色,培育产业特色村、传统村落村、旅游特色村、重要节点村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持续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融合。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提升,按照“清沟扫地摆整齐”的统一要求,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提高常态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提升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实现所有村100%全覆盖。采取“入地、捆套、剪除、扣盒、拆除、更新”等方式,规范架空线缆管理,乡镇所在地村及县级以上试点村100%完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一批水源工程、标准化水厂和管网新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建设,全面提升农村饮用水保障水平。完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强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污泥处理处置。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每年建设农村公路50公里以上,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组织建设好、产业兴旺特色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风文明心灵美,治理有效和谐美,生活富裕快乐美“一好五美”为建设目标,突出一村一方案,一村一品味,着力创建一批具有大田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以乡村振兴试点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为核心,通过跨村联建、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等模式,每年打造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串点连线成片,“点、线、面”同步提升。
建设高标准农田,围绕土地整理、农田水利修建、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建设、电网配套等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41个,实施面积16.8万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能。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河道整治,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防洪工程、农村河道整治、灌区水利等工程,加快均溪、文江溪治涝、排涝整治;逐步建设均溪、文江、九龙江等3大流域的集镇堤防,整治城区各小支流,保证其行洪能力;逐步推进雪山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蓄水工程建设。完善农田道路,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合理确定路网密度,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
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和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按照“生态•休闲•养生”的旅游发展思路,打造多功能休闲旅游综合体,建设大田县共享农场、大田美人茶精深加工与康养、大田县桃源里水乡渔村等休闲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庄园,以桃源、屏山、吴山、济阳、湖美等休闲农业区为重点,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旅游示范点,开发形成屏山内洋高山茶生态休闲游、桃源蓝玉田园风光游、东坂特色村寨游、济阳古村民俗游等一批高质量乡村旅游产品。引导分散性小规模农家乐、农庄向城郊、景区、园区、主干道路等区域集聚,加强各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形成功能衔接、特色互补的休闲旅游大格局。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面开展产业帮扶,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建立生产代管关系,与村级集体建立股份制合作关系。推进农户小特色农产品向企业化生产经营转化,以村级集体为主体,组建脱贫致富专业合作组织。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