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null三星品牌行业广东互联网骞垮窞

更多
御美养生美容
雷格设计
利富塑电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美容健康

首页 > 行业资讯 > 美容健康 > 详细内容

全球首个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治疗药物兆珂速(R)在华获批

2021/10/13 10:09:11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10月12日, 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创新药物兆珂速®(达雷妥尤单抗皮下注射液,英文商品名:DARZALEX FASPRO®)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新诊断的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

  10月12日, 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创新药物兆珂速®(达雷妥尤单抗皮下注射液,英文商品名:DARZALEX FASPRO®)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新诊断的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本方案不适合也不推荐用于患有NYHA IIIB级或IV级心脏疾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或Mayo IIIB期(梅奥分期)的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兆珂速®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治疗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创新解决方案[1]。临床研究显示,基于兆珂速®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快速、深度的血液学缓解和器官缓解[2]。去年11月,兆珂速®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优先审评”资格。该适应症的获批是轻链型淀粉样变治疗领域中的重要里程碑,填补了该罕见病多年以来的治疗空白[3],[4],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是一种致命的罕见血液病,患者骨髓中的浆细胞会产生异常淀粉样轻链并不断沉积在重要器官中,最终导致患者器官衰竭甚至死亡[5],[6]。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通常没有典型的发病症状,易与其它疾病混淆[7]。中国患者从症状出现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7个月,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器官受累或衰竭的现象[8],[9],[10]。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张运教授指出:“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会损害患者的各个器官,如果心脏或肾脏等重要器官受累,患者的生存时间会大幅度缩短。通常处于梅奥3期和4期的患者,生存期仅3到13个月[11]。由于诊断困难和器官受累等因素,患者普遍预后不理想,亟需全新的治疗选择。”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通过深层和持久的血液学缓解帮助患者实现器官缓解并延长生命[12]。”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分享道:“尽管目前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多发性骨髓瘤创新治疗方案等能为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带去一定程度上的缓解[13],[14],但我们仍然面临严峻的治疗挑战,亟需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兆珂速®的获批无疑让我们能够帮助患者以更便捷更安全的方式实现血液和器官缓解。”

  此次兆珂速®的获批是基于一项III期临床研究ANDROMEDA。试验评估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D-VCd)对比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VCD)治疗新诊断的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疗效。研究显示:

  达雷妥尤单抗联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比仅使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实现了3倍左右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42% vs 13%)[15]。

  患者的六个月器官缓解率达到对照组的2倍,在心脏缓解率(42% vs 22 %)和肾脏缓解率(54% vs 27%)上均有提升[16]。

  达雷妥尤单抗联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能够帮助患者在血液学上更快实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7天 vs 25天)[15]。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首选基于兆珂速®的方案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17],[18],[19]。

  兆珂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外周水肿、便秘、疲乏、外周感觉神经病变、恶心、失眠、呼吸困难和咳嗽[14]。

  杨森研发全球血液及肿瘤治疗领域医学负责人Jessica Vermeulen博士表示:“兆珂速®对于尚存在巨大未被满足需求的这一罕见疾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突破。此次获批充分印证了我们持续为浆细胞疾病患者带去创新解决方案的坚定承诺。”

  杨森制药全球研发副总裁、亚太研发中心负责人李自力博士[20]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此次兆珂速®的加速获批显著推进了该罕见病治疗领域的发展,并填补了这个疾病领域中未曾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此次新适应症的获批彰显了杨森对中国患者的承诺,我们会持续致力于改善罕见和复杂性疾病的诊疗现状,不断探索兆珂速®的应用潜力,为更多患者带去创新的治疗方案。”

  杨森中国总裁郑磊女士表示:“杨森致力于推进创新治疗方案在血液肿瘤和罕见病领域中的应用,帮助患者走出治疗困境并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兆珂速®是杨森在血液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开拓创新,为改善更多中国患者的生命不懈努力。”

  [1] Amyloidosis Support. Amyloidosis Awareness. Available at: https://www.amyloidosissupport.org/AmyloidAware_Booklet.pdf. Published October 2013. Accessed November 2020.

  [2] Palladini G, et al. Blood. 2020. Epub ahead of print

  [3] Desport, E., Bridoux, F., Sirac, C. et al. AL Amyloidosis. Orphanet J Rare Dis 7, 54 (2012). https://doi.org/10.1186/1750-1172-7-54

  [4] Dispenzieri A., Merlini G. et al.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Systemic Amyloidosis. Cancer Treat Res 169, 273-318 (2016).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40320-5_15

  [5] Lousada I, Comenzo RL, Landau H, et al. Light chain amyloidosis: patient experience survey from the Amyloidosis Research Consortium. Advances in Therapy. 2015;32(10):920-928

  [6] Janssen World wide patients as of October 2020.

  [7] Amyloidosis Support. Amyloidosis Awareness. Available at: https://www.amyloidosissupport.org/AmyloidAware_Booklet.pdf. Published October 2013. Accessed November 2020.

  [8] Huang XH, Liu ZH. Kidney Dis (Basel). 2016 Apr;2(1):1-9.

  [9] 黄栩芾,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37(4):278-282.

  [10] McCausland KL, et al. Patient. 2018;11(2):207-216.

  [11] Huang XH, Liu ZH. Kidney Dis (Basel). 2016 Apr;2(1):1-9.

  [12] Kastritis E, et al. Amyloid. 2021 Mar;28(1):3-11.

  [13] Muchtar E, et al. Blood. 2017;129(15):2111-2119

  [14] Kastritis E, et al. Blood. 2016;128(22):646

  [15] Leaflet for Daratumumab Injectio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16] EHA 2020 – Subcutaneous daratumumab shows 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s in AL amyloidosis https://www.mpeurope.org/2020/06/14/eha-2020-subcutaneous-daratumumab-shows-improved-clinical-outcomes-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al-amyloidosis/.

  [17]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年)

  [18]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Systemic Light Chain Amyloidosis. 2021 Version 2.

  [19] Mayo Consensus on AL Amyloidosi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2020

  [20] 李自力博士在中国受雇于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