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品牌null互联网鍝佺墝

更多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雷格设计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光储融合 共建绿色美好未来--华为智能光伏全球储能峰会成功举办

2021/7/27 9:32:02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7月22日,由华为主办的2021年华为智能光伏全球储能峰会成功举办。

  7月22日,由华为主办的2021年华为智能光伏全球储能峰会成功举办。多位行业意见领袖、专家以及生态伙伴齐聚云端,共同探讨储能领域的挑战、趋势与解决方案。同时,华为数字能源公司向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展示了其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强调了“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的发展愿景。  

  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也同时在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储能领域,华为已有10多年的研发积累和5GWh+锂电的应用,其解决方案在家庭、站点能源、数据中心、大型地面电站等储能系统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华为数字能源首席营销官方良周博士在开幕致辞中描绘了华为数字能源公司的发展愿景。他指出,未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在于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四高”的特征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高度数字化、高度智能化。

  据方良周博士介绍,为了解决目前传统储能方案面临的问题,华为将数字技术与光伏、储能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基于组串化、智能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精细化到电池包级,通过一包一优化,一簇一管理,充放电量可提升15%。创新分布式散热架构,保障电池寿命,同时,采用AI、云BMS等智能技术,实现从被动安全走向主动安全,最终达到更高放电、更优投资、极简运维、安全可靠等效果。

  华为智能光伏总裁陈国光在此次峰会上表示,储能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无处不在,起到“蓄水池”和“调节器、稳定器”的作用,并且从原来的备用系统成为主用系统,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技术成熟性、性价比、部署灵活性等方面来看,电化学储能是目前具备普适性的储能技术,但是电池不等于储能系统。储能系统是融合了电化学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散热技术、甚至AI技术构成的整体系统,用电力电子和数字技术的可控性来解决电池的不一致和不确定性,保障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安全。

  技术创新步履不停,储能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在谈及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前景时,IHS Markit气候和可持续发展部门总监Sam Wilkinson指出,“2021年标志着储能行业一个非常强劲的增长期的开始,预计今年储能市场规模将扩大一倍以上,新增储能容量将首次超过10GW。这种增长不仅来自主要的成熟市场,也来自很多新兴市场。”

  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咨询公司Vector Renewables的技术咨询主管 Jorge de Miguel 在会上介绍了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五大应用领域,电站业主和投资方可使用多种BESS服务来优化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来自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商 FRV-X的常务董事Felipe Hernandez也在其演讲中提到,纯储和光储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商机,并介绍了这两种解决方案各自的优势和价值。

  此外,华为智能光伏欧洲区首席技术官 Hariram Subramanian 向观众介绍了华为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及其应用场景。他强调,华为智能光储解决方案采用了±1500V、双级架构、组串式储能系统、主动支撑电网算法,让光储电站具备可储可控,调节电网电压、频率,输出等效转动惯量,独立组网以及双向互动的能力,最终让光伏发电站真正成为智能光伏发电机。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电力消费增量中占比不断扩大,储能将在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方良周博士在致辞中总结道,“人类正在迎来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云、5G等新技术将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坚信,数字技术与储能的融合,将重构储能,充分释放储能潜力,让行业焕发出全新的蓬勃活力和广阔前景,让碳中和的目标早日实现。”

  面向碳中和的全球趋势,面向零碳发展的“星辰大海”,此次大会恰逢其时。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开创一个绿色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