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阳市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导言:从贵阳市统计局获悉,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统筹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守住“六保”底线,加大“六稳”力度,牢牢稳住农业的基本盘,全力保障省会城市“菜篮子”保供稳定有序,加快春耕生产和复工复产,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从贵阳市统计局获悉,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统筹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守住“六保”底线,加大“六稳”力度,牢牢稳住农业的基本盘,全力保障省会城市“菜篮子”保供稳定有序,加快春耕生产和复工复产,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经济总体向好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平稳增长。
分季度累计产值增速看(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一季度增长3.0%,上半年增长4.8%,前三季度增长6.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05.28亿元,增长6.5%,实现平稳增长、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种植业占比大,增速快,成为拉动产值增长的重要
动力。
2020年,我市种植业产值204.64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67.0%,增长7.4%,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0.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6个百分点。其中蔬菜、食用菌、园林水果、茶叶、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对农业(种植业)增长贡献明显。2020年全市蔬菜、食用菌、园林水果、茶叶、中草药材等五大类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1.6%、107.8%、45.7%、21.3%和41.3%。
(三)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产值增势良好。
今年以来,我市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和农业种植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加大育种育苗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元宝枫、竹等特色林业产业和开展林产品采集,林业产业健康发展。2020年,全市林业产值3.12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育种育苗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838公顷,植树造林种植林木增加94.81万株,林产品采集产量3140吨,同比增长12.3%。
(四)生猪生产恢复加快,畜牧业产值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在加快推进生猪生产恢复的政策支持下,全市生猪生产形势转好,存出栏实现较快增长。生猪出栏回升,家禽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年畜牧业产值平稳增长。2020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4.2%。
(五)水产品需求持续释放,渔业产值快速增长。
今年下半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陆续开学、企事业单位全面复工复产、餐馆客源逐渐恢复,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反弹,消费能力逐步提升。2020年全市淡水产品产量3924吨,同比增长23.2%,实现渔业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5.5%,。
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一)农业农村投资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全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投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明显加快。特别是各区(县、市)狠抓生猪产能恢复和提档升级,新、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大幅增加,目前全市已完成3个省级重点项目和新建50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家庭牧场),带动了第一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据统计,2020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5.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8%。
(二)特色经济作物拉动强劲。
近年来,贵阳市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重点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强力推动了全市“蔬、果、茶、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成果显著。
1、标准蔬菜大棚建成。今年以来,贵阳市农投集团,按照“边建设边生产”的建设思路,建设41个种植生产片区,累计投资13.2亿元,修建机耕道129.3千米、水渠126.5千米,建成大棚1.9万亩,初步形成了楠木渡羊肚菌、龙岗彩椒、马铃黄瓜、流长丝瓜等优质拳头产品,2020年产量达15万吨,产值过3亿元。
2、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把千家万户的菜(菌)农有效粘合起来,聚指成拳抱团发展。全市培育蔬菜(含辣椒)经营主体208家,食用菌经营主体121家,建设蔬菜基地面积约10万亩。2020年全市食用菌产量5.74万吨,同比增长108.7%。
3、抓招商引资和产销衔接,水果采摘面积和产量大幅增长。今年以来,我市抓好招商引资和产销衔接,一是持续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围绕“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农商联动示范县”和88个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做好水果的销售工作。2020年全市水果采摘面积和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0.8万亩和15.1万吨,增幅达37.1%和45.7%。
4、多措并举拉动茶叶产业发展。一是多渠道承接大宗茶订单,提高茶叶加工能力。二是多举措保障茶园用工,提高茶青下树率。疫情期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因不能外出务工,闲赋在家,为2020年茶叶采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未出现用工荒,大量茶青下树,为生产干毛茶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三是多措施充实科技支撑,提升茶园管理水平。2020年全市茶叶产量0.66万吨,同比增长21.3%。
5、采取有力措施助推中草药产业发展。一是建立专班机制,助推产业发展;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创新共赢方式,助推产业发展。鼓励村集体或农户以林地、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企业参与分红,企业返聘当地农户参与抚育管理、种植采收、深加工等环节,推动农民群众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持续增收致富;四是优化服务保障,助推企业壮大。2020年中草药材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41.3%。
(三)渔业发展转型升级效果好。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我市采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立足水域条件,瞄准市场需求,突出示范引领,强化设施投入,生态渔业发展持续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推进。近年来息烽县引进息烽江盛源公司公司、息烽鲈盛源渔业有限公司 、贵州水之源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鹿窝镇、永靖镇、西山镇发展冷流水及异位池循环水养殖,全县2020年水产品产量达1020吨,成为全省设施渔业发展重点县及市1000吨水产品养殖基地县,带动了全市渔业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淡水产品3924吨,同比增长23.2%,实现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5.5%。
三、亟待改善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市农业经济继续朝着稳定、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仍然存在一定亟待改善的薄弱环节。
(一)稳定粮食生产任务仍然较重。
全市城镇化的推进,农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加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减玉米,加大经济作物如茶叶、水果、中草药的种植,全市粮食种植已连续几年下降。今年一是因新冠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二是出台各项措施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粮食种植有所增长,但也只是恢复到往年水平,加之化肥、农药、人工等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种粮收益微薄的情况下,农村种粮积极性很难提高,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仍然存在。
(二)生猪养殖风险犹存。
受新冠肺炎和非洲猪瘟双重疫情的影响,我市生猪复产复养与市场有效供给压力持续增大。虽然近年来生猪收购价格保持高位,养殖利润增大,但由于市场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特别是仔猪价格上涨,饲养成本、防疫成本增加,给养殖户带来较大资金压力,不利于生猪产能扩张。
(三)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链短,价值链低,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现有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难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特色产业档次低、规模小、优势不突出;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辐射带动能力偏弱,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不够。
四、措施建议
(一)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进一步加强产购储销一体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耕地保护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进以优质水稻为重点的特色粮食产业增收增效,提升粮食产能和综合效益,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全市粮食储备正常市场供应。
(二)强化生猪产业扶持。
一是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在资金、用地、环保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加快推进生猪养殖龙头项目的投产使用,不断完善养殖产业供给链,提升价值链,增加全市供给水平;三是做好非洲猪瘟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完善应急措施,降低生猪减产对畜牧业的影响。
(三)大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加大就业创业的激励措施,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高素质人才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基础;三是鼓励规模化经营、特色化生产,走高质量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加快特色农产品进军高端消费市场,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政策扶持,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来源: 贵阳市统计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