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互联网品牌null中国

更多
御美养生美容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创新创业

首页 > 创新创业 > 详细内容

福建:聚天下英才共建新福建

2021/1/29 15:07:1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福建省人社厅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一系列人才工作理念和创新实践,着力把工作理念转化为人才战略,把先行先试转化为示范引领,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以业聚才、以才促才,聚天下英才共建新福建。目前,全省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280万人、651万人。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福建省人社厅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一系列人才工作理念和创新实践,着力把工作理念转化为人才战略,把先行先试转化为示范引领,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以业聚才、以才促才,聚天下英才共建新福建。目前,全省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280万人、651万人。

树好“指挥棒”,聚才用才增动力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育突出“高精尖缺”。整合形成以《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为主体的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省引才“百人计划”和“八闽英才”培育工程,实施青年拔尖人才“雏鹰计划”,编制发布引进人才指导目录,搭建“人才福建周”“人才创业周”等引才平台,深入推进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壮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评价突出科学分类。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开展特殊人才高级职称评审(认定),组织社会化职称评审,探索建立基层人才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航空维修产业职称评审作为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由国务院发文推广。激励突出业绩导向。支持实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分配形式,在国有科技创新企业试点对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让有作为的人才“名利双收”。流动突出市场作用。完善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等政策,畅通流动渠道,促进优化配置,鼓励创新创业。

打好“特色牌”,先行先试担主力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做好“通”“惠”“情”文章,推动闽台人才领域交流融合。一是做好“通”的文章。打通就业之路,吸引来闽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超3.78万人。贯通职业资格,直接采认台湾地区部分职业资格作为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由国务院发文推广。畅通合作渠道,鼓励台资机构在闽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施海峡博士后交流资助计划,举办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海峡博士人才交流合作对接会等,推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二是做好“惠”的文章。支持在闽台胞按规定参加社保,依法同等享受相应待遇和多项福建省居民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三是做好“情”的文章。支持在闽台胞同等享受公共服务、参评人才项目、参评表彰奖励,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有力落实。

用好“生力军”,大战大考铸定力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在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中,同有关部门出台激励关爱9条、关心爱护12条等措施,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激励广大人才同心战“疫”。在脱贫攻坚的大战大考中,选派2000多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参与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该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打造“师带徒”精准帮扶“福建模式”,入选全国人社扶贫典型事例。

建好“软环境”,宜居宜业添活力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即倡导的人才“软环境”建设理念,着力打造高质量人才生态。政治引领激励人才爱国奉献。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强化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加强优秀专家和团队的宣传表彰,引导广大人才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以真心实招服务人才创新创业。制定实施加强人才服务工作八条措施,推进人才服务窗口、人才驿站、人才之家建设,深化人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方位优化人才服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以良好环境吸引人才安家落户。推行人才服务“一卡通”,完善和落实引进人才子女就学、住房保障、居留和出入境便利等方面措施,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乔姗]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传真:020-34333002  举报电话:020-34333002、13925138999(春雷) 举报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