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互联网品牌中国浼佷笟

更多
雷格设计
利富塑电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美容健康

首页 > 行业资讯 > 美容健康 > 详细内容

唯一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安吉优(R)中国上市

2020/11/24 10:33:5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武田中国宣布,旗下全新机制人源化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安吉优(R)(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中国上市。

  武田中国宣布,旗下全新机制人源化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安吉优®(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中国上市,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作为IBD专属定制治疗药物及目前IBD治疗领域唯一一款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安吉优®已在全球73个国家及地区上市[1],累计惠及全球近250万IBD患者。安吉优®的上市将助力中国IBD患者回归有条不紊的生活,优享精彩人生。

  发病率不断增加,IBD领域仍存未尽的临床治疗需求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UC和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主要累及消化道的炎症性疾病,也可以累及皮肤、关节等其他系统。该病具有不可治愈、终身复发性及致残性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就业、婚育以及生活质量。我国现有流行病学数据表明,IBD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据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2005~2014年间IBD总病例约为35万[2]。预计到2025年,中国IBD患者将达到150万人[3]。

  对于中重度IBD患者,5-ASA(5氨基水杨酸)无法带来长期缓解,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4],[5],抗TNF-α制剂的继发性失应答、继发结核菌感染等问题[6],是药物长期应用后许多病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给病人和医生都带来了深深的困扰。

  全新机制,精准靶点,开启IBD治疗新纪元[7],[8],[9],[10]

  维得利珠单抗作为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与α4β7整合素特异性结合, 阻断α4β7整合素与MAdCAM-1相互作用, 抑制记忆T淋巴细胞穿过内皮迁移至胃肠道的炎症组织,从而精准抑制肠道炎症,不影响全身性免疫功能。其临床数据表明能够快速起效[8],[11],[12]并实现长期持久的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13],[14],同时安全性好[15],是欧美国际指南推荐的一线生物制剂[16],[1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IBD的临床诊疗水平正不断进步,但患者需求仍未完全得到满足。很高兴看到随着安吉优®(维得利珠单抗)这样的创新机制药物进入中国,使中国IBD患者能获得更多前沿的生物制剂治疗。”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表示:“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但是大约10%-40%的患者对TNF-α拮抗剂无应答2。维多利珠单抗的上市为IBD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其在全球的临床数据及多项真实世界研究均证明维得利珠单抗在IBD治疗当中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前任组长钱家鸣教授指出:“随着对疾病的深入了解、诊断手段的发展和生物制剂的问世,IBD的治疗已从改善症状、临床缓解,逐步提高至无激素临床缓解、黏膜愈合以及深度缓解的达标治疗。安吉优®的上市,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武器。我们对安吉优®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充满期待,希望它的到来能够惠及更多IBD患者,赋予他们更高的生活质量。”  

  维得利珠单抗带来治愈希望,全病程关爱项目陪伴患者前行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武田中国发布了全新患者服务品牌 -- “健康同行,坚定每一步”。围绕着患者旅程的痛点,武田提出了“全程相伴,构建全方位服务生态”、“全套订制,赋能高效疾病管理”以及“全面增值,创新服务体验”的三步走患者服务方法论。同时,武田中国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启动了全国首个IBD患者的关爱公益项目 -- “常相伴全病程线上关爱中心”。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广大IBD患者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给予帮助。此外,武田中国携手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权威专家及专业营养师团队,为IBD患者打造了IBD专属营养食谱,更好地满足IBD患者的日常饮食需求。  

  “得益于政府对加速创新药物审评审批的支持以及中国患者迫切的需求,安吉优®作为首个IBD生物制剂被列入2018年中国《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并在两周前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正式开始惠及中国患者。”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先生表示,“安吉优®的上市只是我们为实现患者药物可及性迈出的第一步,武田持续创新的诊疗手段和‘患者为先’的全病程管理理念,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甚至治愈的希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研发高度创新药物和突破性疗法,为患者乃至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个体化服务和创新体验,帮助患者用更全面、科学且精准的方式预防和管理疾病,走好迈向健康生活的每一步。”

  – 完 –

  [1] Global GI PVPA Reimbursement status Nov’19 2. 2020-03 GI Sales report 090420 3. Data on File.2019

  [2] 周青杨,钱家鸣.新型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20(02):141-142-143-144.

  [3] KAPLAN G G. The global burden of IBD:from 2015 to 2025[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5,12(12):720⁃727.

  [4] Hoes JN, Jacobs J, Buttgereit F, et al. Nat Rev Rheumatol. 2010 Dec;6(12):693-702.

  [5] 杨宝峰. 基础与临床药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6] 类克®(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https://www.xian-janssen.com.cn/sites/default/files/PDF/20181224_remicade_uc_approval-_pi.pdf.

  [7] 安吉优®说明书2020年3月11日版.

  [8] Feagan B, et a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doi:10.1016/j.cgh.2018.05.026.

  [9] Sands BE,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Sep 26;381(13):1215-1226.

  [10] Click B, Regueiro M. Inflamm Bowel Dis. 2019 Apr 11;25(5):831-842.

  [11] Feagan B, et al.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 2017;5:A40 (abstract OP097)

  [12] Feagan BG,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699-710

  [13] Arijs I, et al. Gut 2018;67:43-52

  [14] Danese 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 Oct; 157(4):1007-1018.e7

  [15] Click B, Regueiro M. Inflamm Bowel Dis. 2019 Apr 11;25(5):831-842.

  [16] Harbord M , Eliakim R , Bettenworth D , et al. Third European Evidence-based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Part 2: Current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2017.

  [17] Rubin D T , Ananthakrishnan A N , Siegel C A ,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Ulcerative Colitis in Adult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9, 114(3):1.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传真:020-34333002  举报电话:020-34333002、13925138999(春雷) 举报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