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家庭“潮”流新发现,直击肉眼不可见的霉菌孢子
导言:当“重养生,会享受”愈来愈成为新一线城市成都“新银发族”的潮流生活方式,选择高频次的清洁助力“巴适生活”成为更加普遍的选择。在新一线城市消费者关注的灰尘类型[1]中,位居前三位的多为肉眼可见型,而对不可见的微尘及过敏原[2]欠缺关注。传统清洁方式如扫地、湿拖等无法轻松高效地去除微尘及过敏原[2],但这些易被人们忽略的灰尘往往隐匿在家中各处并可能影响居住环境。
当“重养生,会享受”愈来愈成为新一线城市成都“新银发族”的潮流生活方式,选择高频次的清洁助力“巴适生活”成为更加普遍的选择。在新一线城市消费者关注的灰尘类型[1]中,位居前三位的多为肉眼可见型,而对不可见的微尘及过敏原[2]欠缺关注。传统清洁方式如扫地、湿拖等无法轻松高效地去除微尘及过敏原[2],但这些易被人们忽略的灰尘往往隐匿在家中各处并可能影响居住环境。
近日,戴森委托专业实验室[3]从成都真实家居环境中收集灰尘并进行研究分析。在一户“新银发族”家中,研究人员从地板缝隙、床垫反面、麻将桌底等日常清洁盲区中,采集到了大量霉菌,灰尘所有霉菌浓度高达7.69x10[5]CFU/克灰尘[3]。
实验室报告[3]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地处西南盆地,空气潮湿,多云雾,日照时间短。除卫生间、水池、空调系统外,霉菌也易生长在潮湿墙面以及厨房、阳台等场所。其中湿纤维素材料,包括纸和纸制品、纸板,木材和木制品等,有利于霉菌的生长。
培养基中的霉菌
对于地处阴雨潮湿之地的成都“新银发族”而言,在追求“微米级”精致生活的同时,不能忽视霉菌孢子带来的隐形威胁。
四川成都颐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菊指出:“霉菌喜温喜湿,传播途径和成长营养素很多。霉菌可产生直径在2-10微米的孢子,肉眼并不可见,通过漂浮在空气中扩散。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较弱的‘新银发族’来说,暴露于霉菌中可导致鼻子闷堵、喘息、眼睛发红、皮肤发痒等症状。”
霉菌孢子可通过敞开的窗户、门道和通风系统进入室内,可依附在物体或人的衣服上进入室内,还可附着在宠物身上进入室内。当孢子落在具有水分和营养素的地方时,霉菌就会开始繁殖,并释放出难闻、刺鼻的异味。若不及时清理极易大量繁殖,甚至可能覆盖“新银发族”的各类生活物件,例如眼镜等。
培养基中生长的菌株
面对肉眼不可见的霉菌孢子所带来的隐形威胁,强劲吸力可有效去除过敏原。戴森独有的Dyson Hyperdymium旋速马达和气旋技术,赋予戴森无绳吸尘器持久强劲的吸力,能够将不易觉察的微尘及过敏原[4]从家中高效清除,带来安心赤足的清洁体验。其清洁表现是传统清洁方式所难以实现的。
自2001年开始,戴森科学家就开始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研究尘螨粪便、花粉、霉菌孢子等微小颗粒物。在微生物学实验室里,戴森科学家研发出自己的尘螨培养系统 -- 欧洲室尘螨(屋尘螨)和美洲室尘螨(粉尘螨)。研究发现,霉菌等诸多不可见的灰尘及过敏原[4]更易在床垫、沙发和地毯等日常生活集中区域积累,日积月累可能诱发皮肤和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带来健康困扰。
戴森微生物实验室
基于霉菌的传播和生长特性,无法用传统清洁方式去除肉眼不可见的霉菌孢子。传统方式如扫地无法轻松高效地去除灰尘,留在扫把上的霉菌孢子反而有可能将霉菌播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将灰尘二次扬到空气中;湿拖只是将灰尘打湿而非彻底清除。吸尘器可以吸除灰尘,但如果机器密封性能欠佳,这些污物可能会泄露重新回到空气中。因此,降低清洁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十分关键。戴森先进的五步整机密封过滤系统,有助吸尘器锁住99.97%小至0.3微米的微尘[5],排出洁净空气,减少家庭清洁中的二次污染。
对于“新银发族”而言,除了无绳吸尘器的高效除尘及密封性能外,机器是否轻巧也非常重要。戴森Digital Slim轻量[6]无绳吸尘器是戴森史上最轻[7]的无绳吸尘器,搭配吸头的重量仅1.5千克[8],满足新银发族对使用轻便、轻松除尘的双重清洁需求。
对于容易忽略的清洁盲区,配合纤巧软绒吸头、底部转换头、窄缝照明吸头等在内的丰富吸头与配件,无需弯腰或登高就可彻底清洁低矮区域或是高处,轻松覆盖家中四处,助力“新银发族”轻松不费力地完成整屋清洁,远离霉菌等灰尘及过敏原[4]的袭扰。考虑到消费者定期清理机器的习惯,纤巧软绒吸头刷条、集尘桶、一体式的前后置滤网,以及窄缝照明吸头都可进行水洗,日常维护与清洁方便简易。
除成都外,戴森还将到访北京、杭州、深圳等地,深入中国城市家庭中肉眼不可见的主要灰尘及过敏原[4]开展研究,提供整屋清洁解决方案。
附录:
霉菌可以存在于任何环境或季节,而霉菌孢子会在霉菌无法生长的条件下持续存活。霉菌会促进材料分解,增加空气中的颗粒或灰尘量。其生长会释放一些有机化合物进入空气中,这些产物会形成过敏原、刺激物和霉菌毒素。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