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互联网品牌null中国

更多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御美养生美容
金煌装饰
雷格设计

美容健康

首页 > 行业资讯 > 美容健康 > 详细内容

乌鲁木齐海关加强病媒生物监测 守卫国门生物安全

2020/5/25 16:22:2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鼠类能传播30多种疾病,是口岸病媒生物监测的重点,每年的5月和9月是大沙鼠的两个繁育高峰期,我们要抓紧时间在这两个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5月的阿拉山口口岸,一边是烈日骄阳炙烤着大地,一边是狂风肆虐席卷着大地,乌鲁木齐海关所属阿拉山口海关病媒生物监测小分队组长张杰一边放置捕鼠夹,一边向小组成员罗豪叮嘱道。

  来自海关总署网站消息,“鼠类能传播30多种疾病,是口岸病媒生物监测的重点,每年的5月和9月是大沙鼠的两个繁育高峰期,我们要抓紧时间在这两个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5月的阿拉山口口岸,一边是烈日骄阳炙烤着大地,一边是狂风肆虐席卷着大地,乌鲁木齐海关所属阿拉山口海关病媒生物监测小分队组长张杰一边放置捕鼠夹,一边向小组成员罗豪叮嘱道。

  长时间在野外和实验室作业,常年与极端天气相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充满挑战。“要注意根据鼠洞口是否有新鲜鼠粪、新鲜杂草等特征来辨别是否为新鼠洞,选择这些新鼠洞放置鼠夹,放完鼠夹后记得用石头把周边洞口封住,这样老鼠只能从被我们设了陷阱的洞口回家,那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捕获率。”队员们日复一日的与鼠“杰瑞”打着交道。

  仅仅半个月,阿拉山口海关病媒生物监测小分队已在阿拉山口口岸周边城郊结合部、荒漠公路两侧、山谷等生境区域,布放鼠夹400个,捕获大沙鼠12只、虎鼬1只,高强度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让队员们落下了“职业病”,但依旧日复一日起早贪黑地坚守在岗位上。

  “线上捕捉”+“线下检测”,乌鲁木齐海关媒介生物监测工作实现监测一线到实验室检测的“无缝对接”。王振宝是乌鲁木齐海关所属伊宁海关技术中心专业技术骨干,他从事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有几十个年头,实验室就是他的战场, 12份肺脏样品、13份肝脏样品、13份脾脏样品、1份鼠血清样品,这是他和小伙伴们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务,他们利用专业所长,开展实验室鉴定和检测,为口岸一线监测人员提供坚实的盾牌,指导他们更加严谨、科学地做好个人防护及样本采集。

  不管是高温炎热、风沙肆虐的边境口岸,还是伏案解剖的技术中心实验室,病媒生物监测的关员们永远是一道“忙碌的”风景线,他们每天身穿防护服,奔波在野外和实验室之间,每天和蚊虫鼠蚁为伴,寻找新鼠洞、设置鼠夹、做好标记和记录,在高温炎热的周边山区、铁路换装作业区、进出口货物仓库等区域,每次放置上百个鼠夹。每天要赶在太阳升起前,将前一天放置的捕鼠夹收回,一旦有捕获必须详细做好记录,现场开展采血、采样等工作,回到实验室做后续的检测工作。哪怕汗水模糊了护目镜,皮肤被防护服中的汗水浸泡,也要确保病媒生物监测“零死角”,工作做到“零差错”。

  “他们”是无数平凡关员的剪影,“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及时掌握口岸及周边范围可能携带和传播传染病的病媒生物情况,坚决防止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经国境口岸传入传出,科学预警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他们”为辽阔的新疆边境口岸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境内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陆路口岸所在的边境地区多为我国与中亚国家自然疫源地交合或毗邻地。乌鲁木齐海关作为守卫新疆口岸卫生安全的“国门卫士”,不断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多举措织密国门安全防护网络,每年组织各隶属海关开展4次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其中以鼠类媒介监测和病媒体检测为主。2016年至今,新疆各口岸共开展鼠类监测877次,有效投放鼠夹、鼠笼等器械184026个(次),共捕获鼠5目10科18属22种2215只,其中优势种为小家鼠、大沙鼠和红尾沙鼠,分别占比25.64%、15.62%和12.84%。检出鼠体寄生蚤3110匹,螨442只,蜱253只。采集鼠类样品1739份送实验室开展鼠疫耶尔森菌、汉坦病毒、伯氏疏螺旋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检测。2019年乌鲁木齐所属阿勒泰海关在红山嘴口岸监测到鼢鼠,为新疆口岸首次发现。

  此外,对进出境交通工具开展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输入型媒介生物,进一步保障国境口岸和交通工作及货物的卫生、安全,促进外贸发展。在做好监测工作掌握资料后,加强与地方防控部门的联防联控,及时提出防治预警建议,比如进一步控制媒介密度,改善口岸卫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等。制定鼠疫防控应急预案,及时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强化国门一线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国门安全。

  乌鲁木齐海关病媒生物监测的关员们恪守本职、坚守平凡,他们常年与风沙相伴,与“杰瑞”斗智斗勇,他们是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的国门卫士,更是屹立于边疆大地上守卫祖国人民安全健康的“胡杨林”。

  (杨逸萌 黄标/文)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乔姗]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传真:020-34333002  举报电话:020-34333002、13925138999(春雷) 举报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