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进津50亿立方米
导言:截至5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引调长江水50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等14个行政区,近千万人受益。南水北调水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来自水利部网站消息,截至5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引调长江水50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等14个行政区,近千万人受益。南水北调水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大力实施扶贫助困和乡村振兴战略,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底气来自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益于"城市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天津市静海区6个乡镇的55个村约6万居民去年就喝上了南水北调水。自2018年起,天津市启动新一轮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延伸自来水管网等措施,改善了全市1157个村、129.9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水真甜。"5月3日,在天津市静海区大丰堆镇后明水厂附近的后明庄村,居民王大娘不由感慨,"这辈子能喝上好水,以前真的不敢想。现在,作为一个天津人感觉生活很幸福。"
远水解近渴 供水量逐年增加
拥有1600多万人的天津市是我国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属重度缺水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城市生产生活主要靠引滦调水解决,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靠天吃饭,地表水利用率接近70%,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天津市城市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引滦单一水源,有很大的风险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天津市在引滦工程的基础上拥有了一个充足、稳定的外调水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核心区实现了双水源保障,城市供水"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截至2020年5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共向天津供水50亿立方米,相当于350个西湖、3.5个于桥水库的水量,有效缓解了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使天津市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了战略性的突破。其中向子牙河、海河分水超过10.4亿立方米。
虽然有了南水北调外调水源,但要确保天津供水稳定安全,必须对南来之水进行调蓄。近两年,天津市不断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步伐。2019年9月4日,天津市引江中线配套工程王庆坨水库正式开闸蓄水,存蓄引江水1200万立方米。蓄水完成后,王庆坨水库将充分发挥调蓄作用,满足天津稳定供水要求,进一步提高天津供水可靠性和安全性。
按照国务院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的原则,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天津节水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天津市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2010年,天津市荣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了显著提升,各项节水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实现了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促进了天津市地下水压采进程。地下水曾是天津最为可靠的供水水源之一,历史上开采量最高曾达到1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天津加快了地下水源转换和压采进程,2019年全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4.05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1亿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中明确的"2020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11亿立方米"的目标,为2020年实现深层地下水零开采奠定基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天津干线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实现1900多天连续不间断安全供水,水质稳定达标。目前工程已进入第6个调水年度,向天津市供水量呈逐年提高趋势,分别完成供水量3.31亿立方米、9.10亿立方米、10.41亿立方米、10.43亿立方米、11.02亿立方米,除2014~2015调水年度因工程初期运行,控制调水流量外,其他四个调水年供水量均超过南水北调中线规划向天津市的分水量8.63亿立方米,2019~2020调水年计划向天津市供水12.04亿立方米。
大国重器 高标准管理样板
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全长155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认真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工作总基调,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开发中线工程巡查维护实时监管系统,打造"智慧中线",以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两个所有"、精细维护、精准定价等内部管理活动,逐步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打造成为水利工程样板。
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化解各种风险因素,强化运行维护管理,形成了以运行调度为龙头、以水质保护为核心、以工程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机电为保障、以安全应急为关键的'五位一体'运行管理体系,有效应对了冰冻灾害、暴雨袭击、台风影响,实现了不间断安全供水,水质稳定达标,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美丽天津"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天津分局分调度中心严格落实中线建管局"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调度要求和"调度安全、人员精干、管理高效、操作规范"的调度原则,拥有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座国家计量认证资质的水质实验室,持续开展6个固定监测断面40项指标的日常检测工作。工程通水以来,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类指标以上。
近年来,天津分局以"所有人查所有问题"为抓手,紧抓工程维护,全面强化工程巡查、安全保卫、警保执法、安全监测、穿跨越邻接工程审批等方面的监管,通过工程巡查监管系统,推进标准化闸站建设,确保了信息机电设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应急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处置和综合应对能力。
政企联动 建设幸福河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天津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程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体现了政治担当,确保了天津段工程与中线干线工程同步推进、同步建成、同步通水。
2014年8月,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分调度中心按期投入使用,确保了中线工程顺利通水。近年来,天津市西青区与天津分局强化沟通合作,解决了分调度中心产权证等问题,促进了天津干线工程安全平稳向天津市供水。2017年7月,天津干线天津市境内段工程土地产权证移交中线建管局,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法人进入了依法持有、管理和经营不动产的新阶段。
2016年,天津市首次通过子牙河退水闸利用南水北调水向海河补充生态水量。截至2019年,累计向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生态调水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有效补给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替换出一部分引滦外调水,有效补充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水系循环范围不断扩大。
今年4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再次向天津市生态补水,计划增加补水6000万立方米,用于改善天津市中心城区海河等城市河道水环境面貌。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的具体实践,也是对今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号召的积极响应。
监测显示,2019年天津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最佳,国考断面水体优良比例达到5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首次降至5%,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12条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全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如今的海河两岸,水清、河畅,岸绿,天蓝。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向海河生态补水,极大地改善了津城百姓的人居环境。作为国际港口城市、"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证了天津市近年来举办的国际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顺利开展。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天津市更加重视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工作,划定了水源保护区,北辰区、西青区环保局牵头,设立了水源保护区标志,拆除了工程沿线一系列违章建筑,承担起守护一渠清水永续进津的安全保卫重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伊始,天津分局党委班子迅速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相关制度,严格防控措施,紧急购置疫情防控物资,对工作生活环境每日多次消毒,加强人员出入管控,开启远程办公,保障了运行管理日常工作有序开展。一滴水体现大民生。为了确保天津1600万人疫情期间饮水安全,中线建管局全体员工坚守岗位,抓好人员安全、输水安全、工程安全,严格监督检查,精准施策,确保了工程足额供水。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