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亚太田锋《制造业知识工程》:走向智慧企业的“知识”指南
导言:7月10日,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去产能、调结构、产业升级的阵痛,中国制造在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求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企业知识能够得到更好的积累、传承、复用,企业的创新拥有坚固的基石和科学的路径方法,核心建设要素之一就是知识工程。
7月10日,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去产能、调结构、产业升级的阵痛,中国制造在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求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企业知识能够得到更好的积累、传承、复用,企业的创新拥有坚固的基石和科学的路径方法,核心建设要素之一就是知识工程。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制造业知识工程》,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智能制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安世亚太公司高级副总裁、国家工业软件与先进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锋先生,系统地阐述了制造业知识工程体系建设的方法和其当前对国内产业发展需求升级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制造业知识层级的提升方法
关于“知识”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学术上关于“知识”的定义也很多,但实践中要按照这些定义进行知识工程工作却并不容易。《制造业知识工程》回到企业经营的本质,来寻找知识的本质。从工程实践角度,提出知识是被增值加工后的资源,知识增值是知识工程体系的灵魂,是知识效益化和企业智慧化的关键。
知识体系的建立是知识工程的核心工作。作者从企业实践出发,通过研究制造业企业的资源特征,形成了对知识体系的独特分类模式:实物、数据、信息、模式和技术,同时这五类知识也具有层次递进的特征。针对这递进的五类知识,提出五种知识层级提升方法和知识增值加工的工作方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数据知识的标准化、信息知识的结构化、模式知识的范式化,技术知识的模型化,知识资源的全息化。其中,知识资源全息化是一项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分析方法,是一项前瞻性的技术。在智能制造时代,大数据分析方法开辟了一条“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进一步挖掘各类知识中更多隐性知识”的道路。
“不同资源类型采用不同技术加工手段,提升其知识特征,是制造业知识工程的核心所在。”而围绕知识的智慧化加工及其工程化应用,形成相应的技术、工具、流程、标准、规范、人才、组织以及这些要素的载体 -- 知识工程平台,可共同形成制造业的知识工程体系。
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工程发展
我国企业对知识工程的认识,大都是从“知识管理”入手的。但实践证明:脱离业务资源做知识管理,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梳理研制流程,并针对员工工作项目,进一步将知识库中的知识改造为伴随知识工作包,最终和研制流程紧密融合,这就是基于流程的知识工程的核心思想。思路清晰、方法具体,一经提出就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同。
这是知识管理的向上发展,而从知识管理向下发展,则是要深挖研制过程中的知识,根据知识的类别,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增值加工,通过软件的知识建模工具,生成数字化和工具化的知识,并直接与研制工作建立关联,直接支持研制工作。这种方式也提供了随用随积累、随用随创新的知识积累与运用模式。制造业知识工程正是基于流程的知识工程成功运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方面更全面、更深化、更好用。
近些年,面向流程的知识工程建设成功实践在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领域结出硕果。其中,知识工程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行业的实施效果尤为明显。比如某飞机研制企业,为解决飞机知识管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搭建嵌入业务流程的知识场景化应用平台,实现飞机产品知识的挖掘、组织、管理和控制,促进产品知识的沉淀、积累重用和共享;并通过将知识与业务相融合,实现基于知识的产品研发过程管理及基于知识的研发过程执行。这家企业从设计师每年能积累上万多条知识,对培养研制团队新人的作用非常显著。同样的工作在多家航空单位研究所也都得到了成功的落地。《制造业知识工程》是基于这些知识工程的实践的总结。
结束语:
知识工程的应用价值包括加速人员培养、弥补科技人才断层、促进企业的智力资产保值增值、驱动企业研制创新、变革企业研制模式。如本书序言中,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原副所长、中航工业咨询知识工程首席专家施荣明认为,“制造业知识工程是我国知识工程工作实践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总结和提炼,是全国所有企事业单位实施创新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
田锋先生从制造行业的特性出发,颠覆了知识管理的理念,从企业业务模式出发,提出知识工程三层架构,以及与流程和工具深度融合的知识工程体系建设方法。企业可以从显性化开始,经历有序化和共享化过程,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最终走向智慧企业。
“智能制造系列丛书”背景
“智能制造系列丛书”项目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国内规模最大的工科学会之一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合作,由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担任丛书顾问,李培根院士和谭建荣院士任丛书主编,各分册主编都是来自我国智能制造产业中对其细分领域有深度研究和实践贡献的专家和学者。这不仅使本套丛书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得到了保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对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田锋,安世亚太公司高级副总裁,国家工业软件与先进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拥有二十多年研发、技术、管理与咨询经历,为近百家企业提供研发体系规划、建设和研发信息化咨询,是中国航空三大主机所、船舶工业某研究院、中国中车等企业的精益研发、知识工程、仿真体系建设项目总设计师,著有工业与智能制造热门图书《精益研发2.0》、《知识工程2.0》。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