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null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互联网品牌中国

更多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御美养生美容
雷格设计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硬实力”赋能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助力企业“大有可为”

2019/4/26 15:35:00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近期,上海陆家嘴地标性写字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的多功能会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入驻企业增加灵活的办公空间,也为这座保险资金参与不动产投资的项目再添硬件实力。

近期,上海陆家嘴地标性写字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的多功能会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入驻企业增加灵活的办公空间,也为这座保险资金参与不动产投资的项目再添硬件实力。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是上海金融机构总部最为集中的区域。2016年12月29日,作为中国人寿“十三五”期间第一个落成的甲级写字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揭开面纱,总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建筑楼层共52层,力邀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KPF担纲设计,以前瞻性设计理念打造了陆家嘴又一座拥有国际品质的超甲级精品写字楼。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外景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外景

空间灵活的分割式会议区,传统写字楼的创新变革

近年来,联合办公在共享经济的催生之下迅速发展,其灵活性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同时也成为传统写字楼的办公空间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如今,联合办公早已从最初的产业园区、乙级写字楼等成本低廉的区域,扩张至CBD、金融中心等拥有城市地标性高端写字楼的区域。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深谙此道。此次投入使用的位于57楼的多功能会议中心正是以打造“灵活空间”为理念,将可容纳350人的超大空间设计为多种分割式会议区,能够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灵活组合,打造更具个性化的会议模式。此外,多功能会议中心还分割出大小不等的多用途房间,向不再拘泥于内部会议室的企业租户开放,可作为会议室、私人交流区、团队协作区等,为企业带来更为多元化的空间使用方式选择。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会议厅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会议厅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休息区
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休息区

值得一提的是,该多功能会议中心获得了LEED CI金级认证,证明其在节能节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室内生活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办公空间。LEED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被认为是目前完善、有影响力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

赋能硬件设施,打造生态办公环境

有数据显示,目前金融业仍是上海甲级写字楼的主力租户,租赁总面积占比达36%。中国人寿金融中心正处于上海金融机构总部最为集中的区域,周边环绕了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的上海总部大楼,以及上海市证券交易中心、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大华银行等诸多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

如此核心的地理位置,自然要有值得称道的硬件设施相匹配。在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KPF的设计下,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以防紫外线的双层LOW-E中空玻璃幕墙结构为建筑外观,别致的竹子造型则借助“节节高”的寓意,为入驻企业带来美好寄托。

大楼内部,净高11米的挑空大堂配以全石材的精装饰面,显得简单通透又不失沉稳气派,隐藏于无形中的地暖设备,“低调”地保持着大堂的舒适恒温。大厅闸机采用智能二维码系统,18部电梯依据高中低三个分区运行,高效且有条不紊。此外,整栋大楼还采用VAV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每个楼层设有8扇透气窗,将智能、环保、安全的理念融入其中,为企业租户提供舒适的绿色办公生态环境。

稳坐金融生态圈核心,助力企业“大有可为”

陆家嘴,一直以来不仅是华东核心金融引擎,更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目前,陆家嘴已集聚了13家国家级要素市场和功能性金融基础设施机构,800多家持牌类金融机构以及30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拥有20多万金融从业人员,构建起了全国范围内要素最齐全、功能最完善、服务最优质的金融生态圈。

根据发展规划,未来陆家嘴金融城将通过重点构建完善的金融生态圈和金融市场体系、强化提升总部功能、打造全球资管战略高地、打造金融科技聚集创新中心、引领中心和示范中心、打造高能级总部型融资租赁集聚区、创新引领绿色金融发展,紧密对接国际金融市场六项举措,不断强化金融核心功能,争取建设国际一流金融城。

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人寿和中信集团倾力打造的精品项目,同时也是中国人寿全委托模式的投资项目,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以“金融+地产”的运作模式,依靠对商业地产市场及发展趋势的敏锐且独具前瞻性的判断,为入驻企业等各方提供“大有可为”的发展契机。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24小时热点图片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传真:020-34333002  举报电话:020-34333002、13925138999(春雷) 举报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