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胶片荣膺第五届浦东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卓越奖
导言:2月20日下午,由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主办,浦东时报、上海市浦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上海浦东各地投资企业协会协办的“第五届浦东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颁奖典礼”在沪隆重举行,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荣获卓越奖。
2月20日下午,由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主办,浦东时报、上海市浦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上海浦东各地投资企业协会协办的“第五届浦东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颁奖典礼”在沪隆重举行,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荣获卓越奖。
富士胶片(中国)副总裁姚佳锋(上图右三)出席仪式
近年,浦东总部经济的能级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叠加、模式不断创新、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不断增强,总部经济已成为浦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总部企业集聚也使浦东新区成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经典样本。“浦东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评选活动”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成为浦东新区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每年由主办及协办单位组成的专业评委对众多企业经过初评、复评、实地走访等层层筛选,最终产生“十大经典样本”以及相关奖项,以表彰浦东新区内贡献上海建设全球性城市、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企业。此次“第五届浦东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评选”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的内、外资总部企业,即展现了浦东总部经济根深叶茂并持续向高度、广度、丰富度发展的总体态势。
富士胶片(中国)凭借在多元化转型与本土创新的出色表现,曾在2016年摘得“第二届浦东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企业” 殊荣。而富士胶片(中国)持续积极参与浦东建设、带动行业产业链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贡献、总部功能丰富等多方面的表现再度受到了浦东新区政府的认可,摘得此次增设的十大样本 “卓越奖”。
“富士胶片(中国)自2001年在中国成立地区总部以来,在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坚持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已经在诸多领域引入自有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富士胶片(中国)副总裁姚佳锋在颁奖典礼上介绍。
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富士胶片先后在中国开设生产基地、成立中国地区总部,在进一步强化了各种服务性机制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本土研发与创新合作,设立了物流统括公司以及医疗售后服务公司等。富士胶片从过去主力深耕的影像产业,到如今扩展到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印刷、光电以及文件处理等多样化的商业领域,都以自身的快速反应、推崇创新、整合资源、落地本土的实际行动和努力,大力推进产品和服务的引入,常年带动行业产业链发展,促进就业,共同助力中国市场的开放与发展。如今富士胶片利用位于中国的研发与创新中心,洞察中国现地市场的需求,以开放的态度携手本土合作伙伴,力争开发适合本土消费者实际需求、能够协助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共同实现中国发展目标的产品,持续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服务。
正如姚佳锋所提到的,“未来富士胶片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特别是在医疗健康与高性能材料两大领域,为构建‘健康中国’、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医疗健康方面,富士胶片将继续在“预防”、“诊断”、“治疗”全方位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支持。响应健康中国2030政策,围绕提升癌症早期发现效率、推广普及公民健康诊断、通过医疗IT系统帮助实现分级诊疗等三大方面做出贡献。同时,观察医疗市场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及时、精准地把医疗服务提供给市场。
在高性能材料方面,富士胶片将继续响应中国制造2025政策,着重针对中国的信息通信、环境、电动汽车领域创建高性能材料相关的新事业。富士胶片(中国)创新中心将继续积极倾听和寻求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将富士胶片80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技术“种子”与这些“需求”进行匹配,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谋开放创新,进行技术融合及市场开发。
富士胶片全新企业宣传片“NEVER STOP 创无止境”
2019年是富士胶片落户上海浦东的第18个年头。近期,富士胶片全新推出了全新品牌推广活动“NEVER STOP”(创无止境),在向外界展现富士胶片在成功转型为多元化企业的同时,今后也将在这一企业理念下,目标“成为持续成长型企业,不断向前,创无止境”,深耕中国市场,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提供新价值、为解决众多社会课题贡献力量。
新闻背景:
富士胶片集团:由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富山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三大事业公司组成,全球联结子公司达283家,员工7.7万余名, 2017财年销售总额约合 219.23亿美元,营业利润约合11.77亿美元。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在华业务统括机构,2001年4月12日成立,总部位于上海,业务领域包括数码相机、影像产品、印刷产品、医疗产品、光电产品、产业材料等,注册资金2.134亿美元。(截至2018年3月)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